虧超 250 億卻藏逆襲契機?謝金河直言台塑四寶該動刀,AI 風口正撕開突破口

投資-槓把子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Insights投資慧眼--中國產業內卷的絞殺戰,正把台灣傳統產業逼到牆角。台塑四寶剛交出的第二季成績單堪稱慘淡 —— 四家合計虧超 250 億,創下近年來罕見的虧損規模。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卻劍走偏鋒:這不是末日,反而是傳統產業翻身的絕佳契機。

早在 2021 年,謝金河就曾敲警鐘:中國大規模擴產將對台塑石化形成致命衝擊,勸其轉向少量多樣的特用化學品。可彼時台塑四寶一年狂賺 2,404 億,對這番預警嗤之鼻。諷刺的是,當初看不上的特用化學品賽道,如今已讓長春石化吃到紅利,而台塑卻在虧損泥潭裡掙扎。

危機中總有破局者。南亞近期砸下 520 億進軍高階電子材料市場,這步棋踩在了風口上。身為台灣電子材料巨頭,其覆蓋的玻璃纖維絲、玻纖布、銅箔基板等產品,正趕上 AI 服務器需求暴增的東風。尤其是玻纖布的低介電(Low DK)與低熱膨脹係數(Low CTE)產品,全球需求已現井噴。全球龍頭日東紡織轉產更高階的 Low DK2,直接造成 Low DK 市場供需失衡,而台玻手握 20% 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再疊加美中貿易戰下美系供應鏈剔除中國廠商的紅利,台玻、富喬、德宏、建榮等企業已同步起飛,南亞的玻纖布、南亞的自然也成了關鍵。

但蛋糕再大,也填不滿其他部門的窟窿。謝金河看得透徹:單靠玻纖布、銅箔基板的利潤,遠遠不夠抵銷整體虧損。要破局,必須動真格重組。他建議台塑集團徹底拆分:石化全鏈條歸集到台塑石化,台塑本部專攻能源與重電;南亞的電子材料獨立分拆,甚至輔導上市;台化、福懋則在紡織領域抱團變強。台玻也該把玻璃與玻纖布業務拆開,各走專精路線。

當年賺得盆滿缽滿時不屑轉型,如今虧損壓頂才想起謀變。但不可否認,印刷電路板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局,這或許正是台灣傳統產業撕掉 "夕陽" 標籤、重新起跑的轉折點。分拆與否,能不能抓住 AI 材質的風口,將決定這些老牌企業是就此沉淪,還是逆勢重生。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1:0.305的魔鬼交易!東元股東笑著收下5%糖衣,卻把百年機電江山賤賣鴻海當鴻海171.5元股價遇見東元46.4元身價,一場1:0.305的不對稱交易炸翻了資本市場。今日下午,這兩家加起來120歲的老牌巨頭以近乎心跳同步的姿態宣布結盟,背後卻暗藏狠辣算計。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2 小時前
當鴻海171.5元股價遇見東元46.4元身價,一場1:0.305的不對稱交易炸翻了資本市場。今日下午,這兩家加起來120歲的老牌巨頭以近乎心跳同步的姿態宣布結盟,背後卻暗藏狠辣算計。
placeholder
9萬張買單逆襲!載板三雄「價量齊揚」,景碩Q2獲利飆升31%破紀錄市場共識逐漸清晰:當關稅利空衝擊大盤,載板族群卻憑"技術門檻+材料壟斷+漲價週期"三重護城河,化身資金避風港。隨著AI晶片滲透率跳升,這場由日商漲價點燃的燎原之火,正為台系供應鏈照亮新一輪成長賽道。
作者  投資-槓把子
20 小時前
市場共識逐漸清晰:當關稅利空衝擊大盤,載板族群卻憑"技術門檻+材料壟斷+漲價週期"三重護城河,化身資金避風港。隨著AI晶片滲透率跳升,這場由日商漲價點燃的燎原之火,正為台系供應鏈照亮新一輪成長賽道。
placeholder
台積電豪擲400億美金當護身符!美關稅大限8/1啟動,半導體風暴倒數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昨日明確表態:8月1日起,對多數貿易夥伴加徵的10%關稅不會延期,且無寬限期。
作者  投資-槓把子
7 月 28 日 週一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昨日明確表態:8月1日起,對多數貿易夥伴加徵的10%關稅不會延期,且無寬限期。
placeholder
4萬億帝國誕生!輝達CEO黃仁勳身價暴漲,即將超車巴菲特!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作者  投資指南針
7 月 11 日 週五
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placeholder
馬斯克的xAI狂吸60億美元,新估值翻一番破400億!馬斯克旗下AI公司斬獲60億美元融資,估值翻一番,說明AI狂潮仍然進行中。
作者  Block Tao
2024 年 12 月 06 日
馬斯克旗下AI公司斬獲60億美元融資,估值翻一番,說明AI狂潮仍然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