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減半倒數3天!大血洗or大抄底,這次不一樣?

Esteban Ma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當前距離比特幣第四次減半不足3天,多空雙方正激烈押註減半後的幣價表現。對於已經創新高並調整多日的比特幣,這次減半後是「買預期賣事實」的大撤退,還是大抄底再狂飆?


對於近期比特幣的回調,除了對幣價創新高的擔憂帶來獲利拋售,還有多種因素的推動。其一,基於比特幣減半後礦工收入(區塊獎勵)的減少,礦商可能會為覆蓋接下來的運營成本而選擇拋售BTC;其二,比特幣長時間的上漲動能可能已充分消化或減退,投機行為和高預期已經完全定價。


再者,近期中東衝突和通膨粘性致聯準會降息前景不明使得比特幣這種高風險資產承壓,避險情緒佔據上風。


截止撰稿,距離比特幣還剩下2天有餘的時間,這一事件大致會在4月20日發生。在比特幣即將進行第四次減半的曆史時刻,各大機構或分析師對比特幣或加密市場後市表現眾說紛紜。

【比特幣倒計時,來源:Coingecko】


比特幣價格當前重新站上6.4萬美元關口,24h小幅上揚,近7天下跌超7%。


樂觀看漲派


曾成功做空DOGE、SHIBA、LUNA的幣圈知名交易員GCR表示,「如果你的倉位不足,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可以借此擴大對共識較強的代幣倉位。如果你早已全倉,那就堅持下去,堅守現貨倉位,不要投降。」


幾日前曾短期看空比特幣的BitMEX聯合創始人Arthur Hayes,目前改口唱多。上週,Hayes指出,比特幣減半通常被視為加密市場的看漲催化劑,他同意這會在中長期推高價格,但由於減半對加密貨幣價格有利的敘述已經根深蒂固。因此當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對某一結果達到共識時,通常會發生相反的情況,在減半前後的價格行為可能是負面的。


經歷了上週末的大回檔,Hayes認為比特幣的大趨勢依舊未變,現在是抄底的好機會。他在X平台發文稱,「底部已至,開衝!」

【來源:X@ Arthur Hayes】


Coinbase近期研報稱,當前已經看到逢低買進變得更加激進,鑒於圍繞比特幣和更廣泛的週期性定位的積極性敘事,比特幣在當前價格水平上的常態化已經讓市場將下跌從被視為「恐慌性拋售時刻」轉變為「買入機會」。


曾精準預測ETF獲批後出現回檔行情的前ARK Invest加密負責人、現Placeholder vc合夥人Chris Burniske表示,「市場存在著明顯的恐慌情緒,而價格在合理區間內站穩了腳跟,過度的波動得到消除,這將是價格最終上漲的基礎。」


LMAX集團市場策略師Joel Kruger表示,儘管周所眾知的減半事件可能難以提供太多額外的上漲動力,但鑒於比特幣現貨ETF已經啟動並運行,本次減半是第一次在更廣泛受眾面前的一次上演,該機構相信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Kruger補充道,減半事件可能會讓這些投資者對比特幣更加興奮,因為他們會被動進行更深入的投資,這可能會轉化為承擔更多風險的願望。


數據顯示,上週五和週六總共清算了超15億美元的看漲押註。K33 Research高級市場分析師Vetle Lunde評論道,「市場現在更加健康。未平倉合約和融資利率都大幅降低,減少了後續清算的可能性。」


Lunde預計,這一點,再加上比特幣價格仍站上6萬美元上方,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避險悲觀派


前一星期還在看漲比特幣8萬美元的10x Research突然轉向看沽,表示已經全部清倉其倉位。該機構解釋道,他們越來越擔心,風險資產(股票和加密貨幣)均處於臨界狀態,可能會出現大幅價格回檔。


10x Research報告指出,2023年或2024年比特幣上漲大部分是由降息預期推動的,而這種說法目前正在受到嚴重挑戰。該機構還提到,流向現貨比特幣ETF的資金已經趨於枯竭。


Morph聯合創辦人Azeem Khan認為,減半可能已經被定價。Khan解釋道,ETF獲批後已經看到機構資本流入了幾個月,在此之前就看到大量流動性進入市場,而沒有典型跡象表明,散戶在購買Coinbase等股票。


據S3 Partners數據,截至4月8日,15家比特幣礦企股票的做空規模就已達到近20億美元,包括Marathon、CleanSpark、Hive、Cipher和Bit Digital。


這次不一樣


Tyr Capital首席投資長Ed Hindi表示,這次減半後的價格走勢將與過去的時間有所不同,因為存在影響BTC的新變數。不確定的地緣政治局勢、波動的美國現貨ETF流量、創紀錄的槓桿率和聯准會貨幣政策的重新調整,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將形成爆炸性的組合,並導致市場狀況極度波動。


該機構預計,如果未來幾週比特幣價格跌至55000美元,或高於75000美元,均不足以為奇。儘管如此,他們對年底走勢仍然十分樂觀,預計比特幣達到12萬美元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Komodo首席技術長Kadan Stadelmann表示,2020年減半和2024年減半最大差別在於機構需求的暴漲。在上一次減半前,機構都處於觀望狀態,市場以散戶為主。


Stadelmann稱,從那時起,市場動態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MicroStrategy直到2020年8月才購買了第一枚比特幣,而截止今年四月已經擁有了214246枚(價值13.625 B)。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比特幣、以太幣暴跌後反彈,現在是抄底良機嗎?截至10月13日發稿,比特幣反彈至11.5萬美元之上,以太幣反彈至4200美元。
作者  Tony Chou
13 小時前
截至10月13日發稿,比特幣反彈至11.5萬美元之上,以太幣反彈至4200美元。
placeholder
「史上最大爆倉」震撼市場!特朗普緊急安撫中國,比特幣重返11.5萬比特幣在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市場爆倉事件後,週一(10月13日)亞洲交易時段企穩於11.5萬美元左右,以太坊升至4,150美元,從上週五低點強勁反彈。與此同時,受中美貿易緊張加劇及美聯儲降息預期提振,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作者  FX168
17 小時前
比特幣在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加密市場爆倉事件後,週一(10月13日)亞洲交易時段企穩於11.5萬美元左右,以太坊升至4,150美元,從上週五低點強勁反彈。與此同時,受中美貿易緊張加劇及美聯儲降息預期提振,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placeholder
10.13精選策略分享:黃金、日元、比特幣、以太幣技術分析川普稱並未取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約3周後的會晤計劃。川普上周五(10月10日)威脅要對中國加征100%關稅,但市場普遍認為100%關稅水準失去了經濟學意義,川普此舉更像是談判前的極限施壓。 另外,市場本周迎來美股Q3財報季開啟,自4月7日對等關稅實施以來,美股此輪上漲主要由AI與科技股領軍,在美國政府停擺,聯准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之際,美股Q3財報被視為衡量當前美國經濟情況的重要依據,投資者需予以重點關注。
作者  Insights
18 小時前
川普稱並未取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約3周後的會晤計劃。川普上周五(10月10日)威脅要對中國加征100%關稅,但市場普遍認為100%關稅水準失去了經濟學意義,川普此舉更像是談判前的極限施壓。 另外,市場本周迎來美股Q3財報季開啟,自4月7日對等關稅實施以來,美股此輪上漲主要由AI與科技股領軍,在美國政府停擺,聯准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之際,美股Q3財報被視為衡量當前美國經濟情況的重要依據,投資者需予以重點關注。
placeholder
10月13日財經早餐:美股Q3財報季開啟,黃金重返4000!以特幣大漲逾3%、以太幣漲超10%本周迎來美股Q3財報季開啟,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定於週二(10月14日)就經濟和貨幣政策前景發表講話。在缺乏重要數據公佈下,美股Q3財報被視為衡量當前美國經濟情況的重要依據。經過數月的高關稅影響,三季度財報預計將顯示其對企業的衝擊。根據財報發佈日程,摩根大通將在週二盤前率領高盛、花旗、富國披露三季報,隨後美銀和摩根士丹利的財報將在週三亮相。作為市場AI敘事的關鍵一環,為輝達、AMD生產AI晶片的臺積電將於週四披露業績。
作者  Insights
23 小時前
本周迎來美股Q3財報季開啟,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定於週二(10月14日)就經濟和貨幣政策前景發表講話。在缺乏重要數據公佈下,美股Q3財報被視為衡量當前美國經濟情況的重要依據。經過數月的高關稅影響,三季度財報預計將顯示其對企業的衝擊。根據財報發佈日程,摩根大通將在週二盤前率領高盛、花旗、富國披露三季報,隨後美銀和摩根士丹利的財報將在週三亮相。作為市場AI敘事的關鍵一環,為輝達、AMD生產AI晶片的臺積電將於週四披露業績。
placeholder
10.11精選策略分享:比特幣、以太坊、WTI原油、納斯達克100技術分析美中貿易「戰火重燃」,川普週五(10月10日)威脅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稅,高於目前支付的任何關稅。VIX恐慌指數飆升凸顯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與此同時,美債殖利率、油價、美元齊跌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經濟滯漲擔憂,加之聯准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一系列事件或令美股等風險資產開啟調整,投資者需警惕短期風險加劇可能。
作者  Insights
10 月 11 日 週六
美中貿易「戰火重燃」,川普週五(10月10日)威脅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稅,高於目前支付的任何關稅。VIX恐慌指數飆升凸顯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與此同時,美債殖利率、油價、美元齊跌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經濟滯漲擔憂,加之聯准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一系列事件或令美股等風險資產開啟調整,投資者需警惕短期風險加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