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香港经济智库主办,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 “香港新质生产力论坛之建设世界一流资本市场论坛” 在香港中银大厦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政商学界精英,围绕香港资本市场改革、创科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香港建设全球一流资本市场献计献策。
在以“香港资本市场改革优化的优先事宜”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中,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部中国部主管钱叶文表示,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表现在全球领先,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接近20%,IPO募资规模约600亿港元,再融资规模更为可观(如花旗正执行恒瑞医药15亿美元H股发行)。
钱叶文认为,若要吸引更多资金尤其是保险和企业养老基金流入香港市场,监管政策至关重要。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至5%,预计将带来约1.6万亿至1.7万亿的增量资金。尽管大部分资金在境内,但有望通过港股通等方式进入香港市场。
钱叶文表示,保险资金面临低收益压力,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低于2%,而港股高股息资产具吸引力,如部分H股分红率达10%,这一方面可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他建议,应扩大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的股票数量和金额,增加做市商数量,活跃市场交易。鉴于国内保险养老资金多为人民币,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人民币产品可降低汇率风险。
钱叶文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及监管部门应与内地加强沟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保险、养老资金投资香港的比例和产品发行。
中东和东南亚的主权基金一直重视香港市场,新加坡的GIC、淡马锡等主权基金持有大量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且投资了众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中东主权基金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正调整资产配置,增加对亚洲和中国的投资,香港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天然门户。”钱叶文表示。
钱叶文最后建议,香港特区政府或金管局可联合中国主权基金,与中东、东南亚主权基金成立双边基金,重点投资港股或大湾区。同时,加大推广力度,邀请投资机构、投资银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峰会,吸引中东、东南亚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增强市场联系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