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引全球恐慌、聯准會袖手旁觀,美股或尚未觸底

Insights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投資慧眼Insights -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聯准會袖手旁觀

儘管川普於週四(4月10日)對中國以外的國家暫緩關稅,但據美國白宮一名官員向CNBC證實,加上早前對中國徵收的20%芬太尼相關關稅,目前對中國關稅稅率總計達到驚人的145%。

實際上,市場認為任何超過35%的關稅都會抹去中國企業向美國或東南亞出口時所獲得的所有利潤,因而美國政府此舉更多被視為是象徵性的。

目前全球兩大經濟體都存在各自的問題,近日以來美債拋售及美債殖利率攀升展示出中美貿易衝突加劇對市場而言是災難性的。

更重要的是,關稅政策將於短期內大幅推高通脹,而10年期美債殖利率走向往往由短期利率預期與期限溢價Term Premium共同影響,而期限溢價包括通脹風險溢價和實際風險溢價,實際風險溢價是對利率、政策、赤字等等不確定性風險。

簡單而言,在當前環境下,即使聯准會緊急降息,對美債的拋售或起不到太大作用。更遑論一旦急於降息可能引發的再通脹將進一步推高殖利率水準風險。因此,筆者認為市場對聯准會降息預期仍然高估,這部分一旦被修正將為美股提供下行動力。


筆者認為,也許聯准會需要等待硬數據表明美國進入衰退後,才可能大幅降息以挽救經濟。

油價與美債殖利率分道揚鑣

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一邊備受通脹困擾,一邊則陷入通縮困境,貿易衝突加劇無疑將進一步鞏固這一態勢,而最終指向全球經濟衰退。值得留意的是,歐佩克+在這一階段實施超預期增產,這無疑令困難加劇。

實際上,由於美國葉岩油的發展,美國從石油進口國演變為出口國,油價的漲跌與美國經濟呈正相關關係,而隨著美國撤出中東地區,兩者間的市場份額則令兩者形成競爭關係,2022年負油價事件是否重演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油價持續下行,料將加劇美國衰退的困境,並對美股構成進一步打壓。

短期而言,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週五(4月11日)20:30、22:00公佈的美國3月PPI及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數據不及預期或將為美元進一步下行提供動力。另外,隨著各國債券殖利率攀升,債務危機擔憂升溫,警惕波動加劇可能。

中長期來看,以美股為代表的全球股市風險或尚未觸底,鑒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波動性持續放大,投資者或宜保持謹慎。另外,由於中美在人工智慧發展處於競爭階段,預計一旦風險釋放,資金將重新關注科技板塊,屆時可能被視為行情觸底的重要信號之一。

納斯達克100指數:短期多空分界線18350點,中期多空分界線16600點

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線圖:
17443574104072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日線圖顯示,納斯達克100指數週三(4月9日)曾出現逾12%的單日漲幅。儘管漲勢淩厲,但這種暴力上漲是由於空頭回補引發,往往發生在熊市階段。目前納斯達克指數企穩於短期多空分界線18350點上方,若能有效企穩,則後市有望進一步反彈挑戰上方2萬關口。

不過,若最終失守18350點,則需警惕進一步下行考驗中期多空分界線16600點,該水準得失或預示更大規模行情的發生,需予以重點關注。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9月26日財經早餐:美元、美債殖利率反彈,美股三連跌,比特幣大跌逾3%,以太幣擊穿4000關口美國經濟數據表現靚麗,推動美元、10年期美債殖利率、油價持續反彈,凸顯美國經濟仍然穩健。其中美國二季GDP增長率大幅上調至3.8%,為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佳表現,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21.8萬人,按周減少1.4萬人,好於市場預期為23.3萬人。不過,這同時印證了聯准會大部分官員本周以來鷹派發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從美股、加密貨幣市場中撤出,以觀望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及美國政府潛在停擺危機。
作者  Insights
9 月 26 日 週五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靚麗,推動美元、10年期美債殖利率、油價持續反彈,凸顯美國經濟仍然穩健。其中美國二季GDP增長率大幅上調至3.8%,為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佳表現,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21.8萬人,按周減少1.4萬人,好於市場預期為23.3萬人。不過,這同時印證了聯准會大部分官員本周以來鷹派發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令投資者從美股、加密貨幣市場中撤出,以觀望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及美國政府潛在停擺危機。
placeholder
9.25精選策略分享:黃金、WTI原油、比特幣、納斯達克100技術分析美國正式實施對歐盟汽車徵收15%關稅,貿易局勢利好接踵而至,美元、10年期美債殖利率、油價齊齊反彈,表明市場但美國經濟前景擔憂有所緩解。但另一方面,聯准會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言論下美股三大指數錄得連續第二日下跌,此前大幅上漲的黃金同樣出現拋壓,凸顯投資者情緒仍偏向謹慎。後市可重點關注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及美國政府潛在停擺危機,預計短期波動幅度將進一步擴大。
作者  Insights
9 月 25 日 週四
美國正式實施對歐盟汽車徵收15%關稅,貿易局勢利好接踵而至,美元、10年期美債殖利率、油價齊齊反彈,表明市場但美國經濟前景擔憂有所緩解。但另一方面,聯准會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言論下美股三大指數錄得連續第二日下跌,此前大幅上漲的黃金同樣出現拋壓,凸顯投資者情緒仍偏向謹慎。後市可重點關注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及美國政府潛在停擺危機,預計短期波動幅度將進一步擴大。
placeholder
9.24精選策略分享:納斯達克100、WTI原油、比特幣、歐元/美元技術分析週二(9月23日)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在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商會的一場活動上發表的講話進一步凸顯了聯准會內部當前就貨幣政策路徑的巨大分歧。9月18日聯准會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鮑威爾將此次降息行動定義為風險管理,但強調就業風險,市場解讀為鴿派,標誌著FED連續降息的開啟。不過,鮑威爾隔夜重申通脹、就業雙重目標,並強調未來沒有無風險的政策路徑,儘管其言論表明聯准會後續仍存進一步降息空間,但在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下FED後續降息幅度、速度或將受限。值得留意的是,鮑威爾稱美股估值相對過高,加之美國政府停擺風險未見緩解,投資者需警惕短期波動進一步擴大可能。
作者  Insights
9 月 24 日 週三
週二(9月23日)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在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商會的一場活動上發表的講話進一步凸顯了聯准會內部當前就貨幣政策路徑的巨大分歧。9月18日聯准會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鮑威爾將此次降息行動定義為風險管理,但強調就業風險,市場解讀為鴿派,標誌著FED連續降息的開啟。不過,鮑威爾隔夜重申通脹、就業雙重目標,並強調未來沒有無風險的政策路徑,儘管其言論表明聯准會後續仍存進一步降息空間,但在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下FED後續降息幅度、速度或將受限。值得留意的是,鮑威爾稱美股估值相對過高,加之美國政府停擺風險未見緩解,投資者需警惕短期波動進一步擴大可能。
placeholder
9月24日財經早餐:鮑威爾稱美股估值偏高、納指重挫近1%,黃金沖高回落,WTI原油大漲逾2%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向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表示,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出現明顯疲軟,而通脹仍處於高位,美國經濟正面臨「滯脹式」挑戰。鮑威爾強調當前利率立場「仍然稍微偏緊縮」,暗示今年仍有更多降息空間,但強調未來沒有無風險的政策路徑,降息過多、過快可能使通脹繼續接近3%。通脹「一次性」上漲並不意味「一下子」上漲,這些價格上漲「可能會分攤到幾個季度,並在這段時間內表現為略高的通脹。相對於歷史水準,某些資產價格偏高,從許多指標來看,股票價格顯然被高估了。
作者  Insights
9 月 24 日 週三
聯准會主席鮑威爾向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表示,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出現明顯疲軟,而通脹仍處於高位,美國經濟正面臨「滯脹式」挑戰。鮑威爾強調當前利率立場「仍然稍微偏緊縮」,暗示今年仍有更多降息空間,但強調未來沒有無風險的政策路徑,降息過多、過快可能使通脹繼續接近3%。通脹「一次性」上漲並不意味「一下子」上漲,這些價格上漲「可能會分攤到幾個季度,並在這段時間內表現為略高的通脹。相對於歷史水準,某些資產價格偏高,從許多指標來看,股票價格顯然被高估了。
placeholder
9.23精選策略分享:黃金、納斯達克100、以太坊、輝達(NVDA)技術分析聯准會內部對後續貨幣政策路徑分歧巨大,主要體現在對中性利率及通脹前景的分歧上,投資者正尋求新的催化劑,重點關注週三(9月24日)淩晨鮑威爾就經濟前景發表講話及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另外,目前美股、黃金齊創新高的局面尚未改變,鑒於黃金通常在經濟不安時期扮演避險資產的角色,這或預示投資者對美股的擔憂正在升溫,VIX恐慌指數上漲4%,投資者需警惕避險情緒進一步發酵可能。
作者  Insights
9 月 23 日 週二
聯准會內部對後續貨幣政策路徑分歧巨大,主要體現在對中性利率及通脹前景的分歧上,投資者正尋求新的催化劑,重點關注週三(9月24日)淩晨鮑威爾就經濟前景發表講話及週五(9月26日)公佈的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另外,目前美股、黃金齊創新高的局面尚未改變,鑒於黃金通常在經濟不安時期扮演避險資產的角色,這或預示投資者對美股的擔憂正在升溫,VIX恐慌指數上漲4%,投資者需警惕避險情緒進一步發酵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