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三大指數衝高回落,截至收盤,滬指漲0.01%,深成指跌0.37%,創業板跌0.01%,科創50指數漲0.45%,兩市超12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約1.86萬億元。
基建股包括雅下水電概念仍是全場「最靓的仔」,其中,鐵建重工(688425.SH)、深水規院(301038.SZ)漲20%,中國電建(601669.SH)、西藏天路(600326.SH)、保利聯合(002037.SZ)、高爭民爆(002827.SZ)、華新水泥(600801.SH)均漲停10%。
消息面上,7月19日,國家投資建設1.2萬億的超級水電項目正式宣佈工程開工。華泰證券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望增加水電基建工程施工,並帶動當地水泥、減水劑及民爆等產業鏈細分材料需求;而考慮該項目的工程技術高難度及材料準入高標準,有望受益的龍頭企業將更加集中。
證券、保險等金融股活躍,國信證券(002736.SZ)、國盛金控(002670.SZ)漲約5%,中信證券(600030.SH)、新華保險(601336.SH)大漲。
近日,A股市場正迎來一輪強勁的升溫信號,時隔3個月融資餘額再破1.9萬億元。對券商板塊形成利好。業内人士表示,券商是典型的強週期板塊,向來被視為市場冷暖的「風向標」。投資券商股的核心邏輯在於確認市場環境是否真正回暖。
CRO等醫療股走強,美迪西(688202.SH)漲8.83%,昭衍新藥(603127.SH)、凱萊英(002821.SZ)、藥明康德(603259.SH)上漲。
中金認為,2025年流動性預期樂觀以及國内AI等技術突破等都導向以及創新藥為代表的醫藥科技類資產更適合今年的投資環境。該行指出,受益於下遊創新藥板塊今年的積極表現,一二級新藥投融資環境改善,對以内需CRO和科研上遊為代表的供應鏈體繫有較為積極的訂單改善邊際影響。
鋼鐵股表現不俗,西寧特鋼(600117.SH)、酒鋼宏興(600307.SH)漲10%,柳鋼股份(601003.SH)、八一鋼鐵(600581.SH)大漲。
消息面上,中鋼協7月15日在成都組織召開鋼鐵工業規劃部長會,會議要求堅持嚴控增量與暢通退出,防範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風險持續加劇,著力破除「内卷式」競爭。
跌幅榜上,軍工、鋰電、光伏等板塊走弱,北方長龍(301357.SZ)跌9.95%,長城軍工(601606.SH)、國軒高科(002074.SZ)、雙良節能(600481.SH)下挫;近日熱門的工程機械板塊亦走弱,建設機械(600984.SH)、三一重工(600031.SH)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