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AI硬件方向上演「集體狂歡」,CPO、PCB概念受機構抱團追捧,其中,生益電子(688183.SH)漲13.86%,東山精密(002384.SZ)漲10%,勝宏科技(300476.SZ)漲9.57%,新易盛(300502.SZ)漲超8%,這幾家公司均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
此外,中際旭創(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劍橋科技(603083.SH)、太辰光(300570.SZ)、光迅科技(002281.SZ)亦強勢上漲。
消息面,近日,英偉達(NVDA.US)創始人黃仁勳訪華,為國内科技產業帶來重磅利好。他表示,美國政府方面已批準將H20芯片銷往中國,公司會儘快啓動交付。
有業内人士認為,H20恢復銷售後,互聯網大廠應該會積極購買。後續數據中心建設將迎來提振,這無疑對AI算力產業鏈是十足的利好。
開源證券發佈研報稱,此前H20的禁運使得國產互聯網廠商Capex短期不確定性增加,各互聯網廠商或考慮採用B30等替代方案進行集群搭建,需額外的驗證週期,從而推遲各環節基建配套設備/部件的採購。當下不確定性消除,各類項目招標有望逐步重啓,帶動國產算力產業鏈訂單釋放。
近期英偉達股價連續攀升,創下歷史新高,美東時間7月16日,英偉達收報171.37美元/股,市值高達4.18萬億美元,穩居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國内算力產業鏈(比如光模塊產商)本來就和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過從甚密,美股的樂觀情緒很快映射至A股,相關算力概念股集體暴漲,不少公司亦創歷史新高。
業績層面,近日,光模塊龍頭新易盛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7億元至4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27.68%至385.47%;中際旭創亦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36億元至44億元,同比增長52.64%至86.57%。盈利的暴增也進一步印證了國内算力產業鏈的高景氣度,機構資金趨之若鹜、積極抱團。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AI最大的應用端——機器人板塊亦迎來大面積飙漲。
截至收盤,人氣股上緯新材(688585.SH)連續錄得7個20CM漲停,累計漲幅約258%。此外,鵬鼎控股(002938.SZ)、中大力德(002896.SZ)、長盛軸承(300718.SZ)、藍思科技(300433.SZ)、華培動力(603121.SH)均大漲。另外,和機器人密切相關的PEEK材料概念股亦大漲,南京聚隆(300644.SZ)跳空漲停20%。
消息面,黃仁勳在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上表示,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繫統,它具備推理與執行能力,並且能夠理解物理世界,在未來十年中,工廠將由軟件和AI驅動,協調人機協作的機器人團隊,生產由AI所主導的智能產品。
此外,國内的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獨角獸們近期異常活躍。先是智元機器人掌門人鄧泰華施展資本手腕,擬控製A股上市公司上緯新材近70%股權。另有消息人士透露,宇樹科技有計劃奔赴科創板IPO,這無疑激發了市場的想象力。
不少機構認為,隨著成本持續走低以及性能穩步提升,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投資機會有望爆發。
今日國產AI芯片概念股亦頗為強勢,兆易創新(603986.SH)、芯海科技(688595.SH)、紫光國微(002049.SZ)均上漲。
有分析人士指出,H20恢復銷售,不影響國内芯片的國產化進程,事實上,在英偉達「缺席」賽場的數月里,國產芯片嶄露頭角,包括AI芯片、存儲芯片等市場份額擴張,這或許也是相關概念股走強的背後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