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恒生指數公司披露季度檢討結果,信達生物(01801.HK)正式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使指數成份股數量從88只增至89只,相關變動將於12月8日(週一)起生效。
調整後,恒指醫療保健業成分股將增至9只,權重從2.93%提升至3.99%,其中信達生物的權重約為0.91%。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指數公司對指數的調整除了會剔除或加入個股外,還會將一些已到8%權重臨界值的成分股權重調整進行再平衡,目前權重達8%的個股為金融領域的匯豐控股(00005.HK)、消費股阿里巴巴(09988.HK)和資訊科技業代表騰訊(00700.HK)。
從行業格局看,恒指仍維持"金融+消費+科技"三足鼎立的核心架構,金融業居首位,調整後權重為32.88%;以阿里巴巴、美團(03690.HK)、比亞迪(01211.HK)為代表的消費領域保持30只成分股規模,權重穩定在26.43%;騰訊、小米(01810.HK)、中芯國際(00981.HK)領銜的資訊科技業權重為16.94%。
信達生物的核心競爭力
成立於2011年的信達生物已集研發、臨床開發、生產製造和商業化能力於一身,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心血管及代謝疾病(CVM)、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目前其已建立起一條豐富的產品管線,涵蓋包括單克隆抗體、多特異性抗體、細胞因子、抗體偶聯藥物(ADC)、細胞治療及小分子藥物等的創新藥物。
當前,信達生物已有16款產品獲批上市,兩個品種在國家藥監局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3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大約有15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按年增長50.62%,至59.53億元人民幣,業績實現扭虧為盈:非國際會計準則EBITDA錄得利潤14.13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61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12.13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60億元人民幣。
按現價89.90港元計算,信達生物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已達145.63%,市值達1,541億港元。
從下圖可以看到,2018年10月3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信達生物,在2021年全球牛市的時候一度飙漲,但隨後跟隨港股的回落而回落,但是其股價從2025年初開始起飛,主要原因是公佈的2024年業績顯示,該公司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扭虧為盈,研發終於結出碩果,並且在2025年初宣佈有多款藥物獲批上市,包括1月中旬的第三代EGFR TKI肺癌靶向藥奧壹新(利厄替尼片)、3月替妥尤單抗(信必敏)獲批上市、6月全球首個胰高血糖素(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信爾美獲批等重磅新藥商業化,以及慢病管線全面開花和全球化加速等推動。

多指數同步調整,成分股叠代與市場結構的變動
除了恒生指數外,恒生指數公司同步更新了繫列指數成分股,形成全面的市場結構調整。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數目維持50只,新增鋁業股中國宏橋(01378.HK)、信達生物、肯德基中國的控股公司百勝中國(09987.HK),剔除新能源公司新奧能源(02688.HK)、餐飲股海底撈(06862.HK)和教育股新東方(09901.HK)。
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數目維持30只,剔除從事半導體和電子組裝的ASM太平洋(00522.HK),加入新能源汽車品牌零跑(09863.HK),強化對新能源汽車賽道的覆蓋。
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數目則從503只增至509只,新增壽險企業富衛集團(01828.HK)、最近從美國回流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W(02525.HK)、汽車製造商奇瑞汽車(09973.HK)、家電公司奧克斯電氣(02580.HK)、倉儲機器人公司極智嘉-W(02590.HK)、生物科技公司銀諾醫藥(02591.HK),覆蓋保險、智能駕駛、智能製造、生物科技等領域。
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成分股沒有變動,仍維持30只。
季檢有何影響?
一般而言,恒生指數等大盤指數或者行業分類指數例如恒生科技指數,為許多指數基金和大型基金的業績跟蹤基準,因此這些基金需要緊盯指數或者復製指數成分股,以確保基金的表現與基準指數差異不會偏離太大,因此,加入指數的個股將有望獲得被動資金配置,顯著提升股票成交量與換手率,改善流動性和變現效率,並增加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關注,從而提升市場對其估值的測算,這些資金都會提前佈局。
為此,獲納入標的通常都能得到資金的追捧,在公佈季檢結果後,儘管要到下個月才正式生效,資金已提前佈局,零跑汽車股價大漲超6.5%,信達生物也大漲3.6%。
海底撈、新東方等被剔除個股將面臨被動資金賣出,短期可能出現流動性收緊,但長期走勢仍取決於企業基本面與行業景氣度,但從公佈調整後首個交易日的表現來看,目前除了ASMPT下跌外,其他被剔除的股份仍在上漲。
加入指數的上市公司有望被納入港股通,目前來看,富衛集團、禾賽、奇瑞、奧克斯、極智嘉等股份,雖市值滿足「入通」的50億港元要求,但上市時間尚未達到要求,或需要在聯交所上市滿6個月及其後20個港股交易日。
結語
恒生指數的此次季度檢討,不僅是成分股的簡單增減,更是港股市場結構與資金流向的一次深刻映射。
市場的每一次新陳代謝,都是為了更好地引領未來。正如恒生指數通過成分股叠代以精準反映市場脈搏,「港股100強」評選也始終致力於發掘真正具備持續競爭力的價值標桿。
本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將於12月8日隆重舉行——這一天,恰逢恒指季度調整正式生效,市場新格局啓幕。屆時,一份凝聚權威與智慧的榜單將揭曉誰能在市場變幻中屹立潮頭,為投資者勾勒出清晰的價值投資地圖。敬請期待這場與市場新紀元同頻共振的財富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