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Connect 2025 :AR 產品拐點或將加速到來

來源 Tradingkey

TradingKey - Meta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將於本週三舉行。 CEO馬克·祖克柏將在主題演講中發布AI智慧眼鏡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性地闡述Meta在人工智慧與元宇宙領域的發展策略。此前,CTO安德魯·博斯沃斯曾透露將發表多項穿戴式裝置、AI功能及軟體更新。

此次大會將成為Meta在穿戴式裝置與AI交會方向的重要節點,也可能重新激發市場對元宇宙場景的想像。

核心看點

一、Celeste領銜,多款智慧眼鏡可望發布

外媒引述內行人稱,Meta本次將發表一款搭載右眼HUD顯示的智慧眼鏡,內部代號為Celeste。本產品採用LCOS+單眼彩色光波導方案,可實現時間、天氣、導航、翻譯等資訊即時顯示,支援通知及照片預覽功能。

定價方面,該產品預計起售價為800美元,較早前傳出的千美元以上價格明顯下調,顯示Meta意在透過控製成本開啟更廣泛消費市場。

除Celeste外,或還將發布多款新眼鏡產品,包括兩款Ray-Ban聯名新品,代號“Aperol”和“Bellini”;與Oakley合作的專業運動款“Oakley Meta Sphaera”,以及可能與高端奢侈品牌聯合推出的限量款。

altText

二、神經腕帶Ceres將亮相

除視覺類硬體外,Meta或將發布一款搭載肌電圖(EMG)技術的神經腕帶控制器-Ceres。此腕帶可透過讀取肌肉電訊號實現微動作識別,支援無需接觸的手勢操作,主要用於與智慧眼鏡或AR互動系統配套使用。

此控制方式可望進一步提高互動效率,改善傳統輸入體驗,為AI+空間運算融合提供更自然的人機介面。

三、Horizo​​n Worlds應用

軟體方面,Meta預計將在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中引進新一代AI輔助工具,提升虛擬環境建置效率,主要包括:1)Creator Assistant:支援自然語言提示,透過AI指導開發流程,可自動完成任務分配、文件產生與腳本創作。此工具面向中小型內容團隊與獨立開發者,提升場景創造效率;2)Style Reference:支援將統一的視覺風格和音訊風格應用於多個資產和項目,保障結果一致性,適用於多元資產環境開發。

此類工具將有利於平台內容生態擴展,並推動元宇宙從早期實驗應用向規模化內容生產階段過渡。

競爭格局升級,科技巨頭加速版面頭戴賽道

2025年成為全球智慧眼鏡市場的關鍵轉折期。上半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年增110%,AI與太空運算的融合持續驅動產品形態創新與使用者應用情境拓展。

目前Meta仍是主導品牌,佔據市場約70%的份額,憑藉多代產品積累與內容生態構建,在技術力與平台力上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其在智慧眼鏡這一品類的持續投入,也為產業確定發展方向。

同時,蘋果、Google等頭部科技企業相繼加速版面。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正在研發至少7款頭戴裝置產品,涵蓋3款Vision系列設備及4款輕量級智慧眼鏡,計畫於未來兩年陸續上市,預計至2027年整體出貨量可達300萬至500萬台,並可望帶動產業整體出貨突破1000萬台大關。

谷歌則透過Android XR重返AR/VR市場,與三星、Warby Parker、XREAL等展開深度合作,引進旗下Gemini AI模型,推動AI原生眼鏡生態建設,首款產品預計2026年問世。

在中國市場,以小米、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投入大量資源。 AI眼鏡市場雖尚處早期,但已呈現「百鏡鏖戰」之勢。 2025年被業界普遍視為國產品牌「量產之年」。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 2025)上,阿里巴巴發布了夸克AI眼鏡,強調與支付寶、高德地圖等生態深度整合,XREAL則重點展示了向空間運算平台演進的新產品。

韓國廠商也積極推進產品節奏。三星正在開發一款無螢幕AI智慧眼鏡,計畫在2026年前推向市場,並與Google共同開展代號「Haean」的AR項目,擬採用高解析度LCOS顯示技術提升互動體驗。

AI眼鏡表現強勁,產業主流產品結構變化加快

從整體來看,頭戴裝置市場正在出現結構性變化。曾佔據主導地位的VR設備呈現疲態。根據今年第一季數據顯示,全球VR出貨量為133萬台,年減23%,市場進入下行週期。

反觀AR眼鏡,今年第一季全球出貨量達65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30%;更為顯著的是AI智慧眼鏡,出貨量達60萬台,較去年同期飆升216%,成為目前穿戴式板塊成長最迅猛的細分類目。

預計2025年,全球AI眼鏡全年出貨量將達550萬台,產業成長率可望翻倍成長。相較傳統AR設備,AI眼鏡在使用門檻、產品形態和功能整合層面更貼近大眾消費需求,推動其逐步從「概念驗證」走向「日常可用」。

Meta本次在Connect大會集中發布多款新品,結合更低價格區間、更強算力支撐和AI交互優化,或將進一步帶動2025–2026年市場出貨預期上修,成為行業量變到質變的重要催化點。

產業鏈協同提速

隨著AI與AR技術不斷融合,產品複雜度提升對上游零件尤其是光學系統提出更高要求,產業鏈正在圍繞光波導、EMG控制晶片、微納光學等核心單元加速跟進。

其中,光波導方案因在顯示效果、模組整合度和輕量化方面具備優勢,成為目前AR/AI眼鏡中技術壁壘最高、價值量佔比最大的核心組件。 Meta已經聯合國內外多家關鍵供應商,共同推動其在消費級產品中的量產落地,包括歌爾股份、天嶽先進、光粒科技等。

尤其在鏡片與光學組件方面,今年七月,Meta斥資約35億美元收購全球眼鏡巨頭EssilorLuxottica(雷朋母公司)近3%股份,顯示其正在從內容服務商向硬體終端整合商深入轉型,意圖掌握AI穿戴設備從設計、通路到使用體驗的全鏈條控制能力。

此外,包括舜宇光學、歌爾股份等在內的國內廠商,正提供微奈米精密光學元件及HUD相關模組,逐步進入國際高端整機品牌供應體系。

以下是值得關注的頭戴設備產業鏈公司:

altText

光學材料:

• 天嶽先進(2631.CN):碳化矽基板材料生產商,應用於光學/半導體元件。

• 康耐特光學(2276.HK):專注於眼鏡片光學材料研發與製造。

相機:

• 舜宇光學科技(2382.HK):手機與智慧型裝置用鏡頭、相機模組、生物辨識鏡頭供應商。

晶片:

• AMD(AMD.NASDAQ):高效能圖形處理器(GPU)與CPU供應商,支援AI與XR。

• 高通(QCOM.NASDAQ):AR/VR處理器平台及5G連線晶片供應商。

• 科磊(KLAC.NASDAQ):晶圓製程檢測與量測設備領導企業,支撐半導體製造。

設備商:

• Meta Platforms(META.NASDAQ):開發VR設備(如Quest)、AR眼鏡與元宇宙平台。

• 蘋果公司(AAPL.NASDAQ):推出Vision Pro等空間計算裝置,鞏固穿戴裝置生態。

• Snap Inc(SNAP.NYSE):開發Spectacles智慧眼鏡,探索社交AR應用。

• 小米集團-W(1810.HK):佈局AR/XR硬體設備並整合IoT與手機生態。

• 索尼公司(SONY.NYSE):主打PlayStation VR與感測模組研發。

• 百度集團-SW(9888.HK):推進自研AR導航眼鏡及AI語音助理整合方案。

• Google(GOOGL.NASDAQ):推廣Android XR、Gemini AI及AR Glass研發。

• Vuzix Corp(VUZI.NASDAQ):專注工業與企業級AR智慧眼鏡開發。

• 阿里巴巴-W(9988.HK):發表Quark AI智慧眼鏡,整合支付及高德服務。

• 高平電子(KOPN.NASDAQ):微型顯示器技術領域公司,支援AR/VR裝置。

• 微美全像(WIMI.NASDAQ):專注於全像AR技術和3D可視化應用開發。

• TCL 電子(1070.HK):擴展AR硬體業務,聚焦消費級穿戴設備。

• Innovative Eyewear Inc.(LUCY.NASDAQ):開發語音控制智慧眼鏡,結合時尚設計。

解決方案供應商:

• 英偉達(NVDA.NASDAQ):GPU領導企業,提供Omniverse與AI空間計算平台。

• 奇景光電(Himax,HIMX.NASDAQ):LCoS與OLED微顯示解決方案供應商。

• 維視圖像(MicroVision,MVIS.NASDAQ):主要研發雷射掃描儀與AR用感測模組。

• ZSpace(私人公司,ZSPC):教育領域的沉浸式AR/VR教學解決方案提供者。

• 藍思科技(6613.CN):玻璃光學組件供應商,可應用於穿戴式裝置與顯示模組。

軟件供應商:

• PTC Inc(PTC.NASDAQ):提供AR/IoT/PLM數字孿生平台與工業應用解決方案。

• Roblox Corporation(RBLX.NYSE):開發虛擬世界平台,具備社交與創作功能。

• 微軟(MSFT.NASDAQ):提供Hololens與Mesh平台,推進工業與企業AR應用。

• 安斯科技(ANSYS.NASDAQ):模擬軟件供應商,支援AR/3D模擬工程設計。

• Unity Software Inc.(U.NYSE):主流即時渲染引擎供應商,用於XR、遊戲與數字孿生。

• 歐特克(ADSK.NASDAQ):CAD與3D設計領域龍頭,進軍XR元建模工具。

• Etsy Inc(ETSY.NASDAQ):透過AR試戴工具探討電商互動創新。

• The Glimpse Group(VRAR.NASDAQ):整合多家AR/VR軟件初創企業,提供產業解決方案。

電子元件:

• Universal Display Corp(OLED.NASDAQ):專注於OLED材料與顯示技術授權。

視覺技術開發商:

• 浸入科技(Immersion,IMMR.NASDAQ):觸覺回饋(Haptics)模組技術領導者,應用於穿戴裝置和互動裝置。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美國鋼鋁關稅升級!下一個是銅?花旗這樣說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作者  Tony Chou
6 月 04 日 週三
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placeholder
康霈*澄清來得太遲!1.5萬張賣單說明一切:一場由減肥藥夢碎引發的踩踏遠未結束生物科技股康霈*(6919)昨日法說會拋出減肥新藥臨床試驗延期半年的消息,儘管公司火速發布聲明強調是"主動選擇推遲",卻難以掩蓋股價一日跌停鎖死、1.5萬張賣單排隊的殘酷現實。這場被市場解讀為"欲蓋彌彰"的澄清,反而揭露了生物科技股過度投機的問題本質。
作者  投資-槓把子
9 月 10 日 週三
生物科技股康霈*(6919)昨日法說會拋出減肥新藥臨床試驗延期半年的消息,儘管公司火速發布聲明強調是"主動選擇推遲",卻難以掩蓋股價一日跌停鎖死、1.5萬張賣單排隊的殘酷現實。這場被市場解讀為"欲蓋彌彰"的澄清,反而揭露了生物科技股過度投機的問題本質。
placeholder
主力大買、外資連續回補 合晶(6182)強勢噴漲停!​投資慧眼Insights-合晶今(15)早開盤即強勢攻上漲停,成交量破萬張,成為盤中焦點。
作者  投資指南針
昨日 03: 53
​投資慧眼Insights-合晶今(15)早開盤即強勢攻上漲停,成交量破萬張,成為盤中焦點。
placeholder
僅限三天!達明機器人抽籤,238元申購,抽中一張現賺43萬本周兩檔「股票紅包」可申請抽籤,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廣達集團旗下AI協作機器人公司——達明機器人(4585)。該公司將於9月16日啟動初次上市申購,承銷價暫定238元,若以目前興櫃市場價格約670元計算,抽中一張潛在獲利高達43萬元,報酬率近182%,相當驚人。
作者  財富進化論
昨日 07: 02
本周兩檔「股票紅包」可申請抽籤,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廣達集團旗下AI協作機器人公司——達明機器人(4585)。該公司將於9月16日啟動初次上市申購,承銷價暫定238元,若以目前興櫃市場價格約670元計算,抽中一張潛在獲利高達43萬元,報酬率近182%,相當驚人。
placeholder
FED和BOJ會議來襲!歐元、日幣行情一觸即發?【外匯週報】歐央行鷹派提振歐元,本週聯準會會議能否再助力?日本央行會議來襲!日幣匯率將迎巨震!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8: 20
歐央行鷹派提振歐元,本週聯準會會議能否再助力?日本央行會議來襲!日幣匯率將迎巨震!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