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教育不動!百果園上半年虧慘了……

來源 財華社

近期表態要「教育消費者」的百果園(02411.HK),儘管已推出了極致性價比水果品類,卻依然難掩落寞,捂緊口袋的消費者正越來越多。

董事長餘惠勇的爭議言論發出不到兩週,百果園便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這份成績單堪稱慘烈。

半年虧超3億,關店700餘間

8月21日晚間披露的業績報顯示,於今年上半年,百果園多項經營業績數據遭遇滑鐵盧。

其中,總收入為43.7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21.8%。毛利下滑更嚴重,從上年同期的6.19億元驟降至2.16億元,降幅達65.1%,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由11.1%降至4.9%。

受收入及毛利表現不佳影響,百果園錄得披露財務數據以來的首次半年報虧損,公司所有者應佔虧損3.42億元,上年同期則錄得8850.6萬元的利潤。

截至今年6月底,百果園會員人數顯著提升,較2024年6月底增加830萬至9304.1萬。然而,公司付費會員人數卻同比下降32.9%至71.9萬;同時,今年上半年零售總額不增反降,從上年同期的67.48億元降至57.1億元,降幅達15.4%。

這種現象的成因,源於消費者日趨謹慎的消費觀衝擊了百果園的店效,公司不得不選擇「優化門店佈局以提高門店運營效率」。此次「斷臂自救」,百果園可謂下了狠手,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門店總數為4386間,而截至2024年底,百果園門店有5127間,短短半年,減少741間。

從另一角度看,所謂的「優化門店佈局」,無不凸顯出百果園「高端」水果在日益理性的消費者面前吸引力大打折扣,曾經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日子已然落幕。

百果園在半年報中表示,「儘管2025年上半年錄得收入下跌及淨虧損,但這是我們主動進行戰略轉型及提升經營質量的必經之路。」百果園認為,其戰略轉型已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

百果園的轉型戰略,除關閉部分門店外,還調整了產品策略,推出「高品質與高性價比」的水果產品,通過「好果報恩」「天天有驚喜」等促銷活動提升客流和購買頻次。

此外,百果園還在加盟商政策、運營效率提升及供應鏈等方面採取舉措,以支持戰略轉型。

這些舉措是百果園在競爭加劇及消費趨於理性的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但也帶來了一定弊端。例如,「高質價比」戰略通過讓利消費者導致毛利率重挫;門店大幅優化則使公司喪失規模效應,還可能引發加盟商信心不足等連鎖反應。

為何教育不動消費者?

餘惠勇近期的言論令消費者深感不適,他稱:「商業就兩種,第一個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百果園多年來都走在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

餘惠勇的這番言論在傳播中被簡化甚至曲解為「消費者無知」,極大觸動了消費者的敏感神經,如今消費者主權意識高漲,更希望被品牌「寵愛」而非「教育」。此次事件發酵,可能會導致百果園的付費會員大量流失,社交平台已有不少公司付費會員對公司發起抵製。

一直以來,百果園以「好吃」作為品牌護城河——高端的結果是事實的「貴」,而「好吃」卻又因人而異。這些年來,百果園基於其品牌定位,其實一直都在「教育消費者成熟」,即讓消費者花高價錢買高品質的水果。

為實現高端品牌目標,百果園建立了果品標準體繫,分為招牌、A級、B級、C級4個等級;還支持「三無退貨」;並不斷擴充自有品牌,提升產品溢價能力。

在國内經濟快速增長、消費升級階段,百果園的這種「高端」標簽和較高定位迎合了消費趨勢,並無不妥。但時代已然改變,當前消費趨勢更傾向於「性價比」和理性消費,水果消費上亦是如此。

當消費者將百果園的售價與其他渠道對比時,這種落差會直接讓其被貼上「水果刺客」的標簽。但餘惠勇在此背景下依然堅持「教育消費者」,最終很可能導致品牌反被消費者「教育」。

「教育市場」通常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長的週期,百果園在供應鏈、品控、自有品牌等方面確有投入和積累,但在激烈競爭和消費趨於理性的壓力下,高昂的運營成本最終體現為終端高售價,而消費者卻越來越不願為這份「教育」的成本買單。

更為關鍵的是,高價未必能帶來對等的高品質消費體驗。

近年來,百果園的水果質量問題多次被曝光,逐漸動搖了消費者對其「放心」的信任根基。在2024年3・15期間,百果園武漢門店就被曝出用腐爛水果製作果切、將隔夜水果當作鮮果售賣等問題,此事件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

而此次轉型中,百果園從「高端」轉向「性價比」,這可能導致原有品牌定位模糊;且在品牌信任危機之下,此舉能否真正重塑用戶心智,仍是未知數。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輝達股價暴跌4%市值蒸發1550億,納指受拖累下跌1.5%,市場靜待財報與B30A晶片動向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作者  財富進化論
8 月 20 日 週三
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placeholder
台積電股價暴跌後微彈,外資分析報告力撐股價,半導體產業前景是關鍵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作者  財富進化論
昨日 10: 05
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placeholder
美股七巨頭持續下挫!科技股崩盤風險加大?交易員搶購看跌期權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3: 45
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placeholder
警報拉滿!納指創5月來最慘週,AI神話遭暴擊,輝達財報成最後「救命稻草」?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作者  投資-槓把子
昨日 09: 52
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placeholder
「你的00878、高股息ETF也能被強制賣掉!」他欠稅擺爛沒繳,稅局出手:股票直接變現抵債「我的股票怎麼憑空沒了?」台中市的王先生最近遇上了件糟心事 —— 名下股票突然被強制變賣,找上門才知道,竟是自己忘了繳一筆欠稅,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盯上,股票成了 “抵債品”。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2 小時前
「我的股票怎麼憑空沒了?」台中市的王先生最近遇上了件糟心事 —— 名下股票突然被強制變賣,找上門才知道,竟是自己忘了繳一筆欠稅,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盯上,股票成了 “抵債品”。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