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業績與股價齊飛背後的野心與隱憂

來源 財華社

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最近掀起了矽谷人才大戰。

今年以來,Meta為組建超級智能團隊,主要通過高薪誘惑、提供期權和期權激勵以及給予重組算力資源和重要項目參與機會等方式,從蘋果(AAPL.US)、OpenAI等公司挖走了眾多AI領域頂尖人才。

5月份,Meta以143億美元收購初創公司Scale AI的49%股權,換取其CEO汪滔(Alexandr Wang)加入Meta;一週後,又挖來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Daniel Gross。然後耗資10億美元部分收購NFDG風險投資基金,以換取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加入。

但這只是前菜。

今年6月,Meta從OpenAI挖走了多名核心研究院,包括GPT-4o「吉蔔力風」圖像生成功能主導者劉璐,知名多模態AI架構專家Allan Jabri,以及OpenAI蘇黎世辦公室的三位頂級視覺AI專家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此外,還有深度生成模型負責人畢樹超、輕量化模型負責人趙晟佳、感知團隊領導人餘家輝、後訓練負責人任泓宇等至少8名核心資深研究員。

7月,Meta從蘋果基礎模型團隊(AFM)挖走四名關鍵研究員,包括多模態AI專家張博文、團隊前負責人龐若鳴及兩名資深成員Tom Gunter和Mark Lee。其中,Meta為龐若鳴開出了超2億美元的薪酬包,以五年業績兌現,該薪酬遠超蘋果所有高管,甚至接近蘋果CEO庫克年薪的三倍。

這些人才在未來的AI大戰中能否帶來超越其薪酬的ROI尚是未知之數,但Meta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AI對其盈利能力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Meta在業績發佈會上強調,「挖人」還將繼續,資本開支還會繼續增加,這或許也讓資本市場又喜又憂,但當前似乎「喜」佔了上風,在公佈業績後,Meta的盤前股價大漲11.53%,可以媲美即將突破4萬億市值的微軟(MSFT.US)

Meta第2季利潤率提升,但資本開支再加碼

2025年第2季,Meta收入按年增長21.61%,至475.16億美元;營業成本按年上升16.19%,至84.91億美元,主要因為基礎設施成本和支付給合作夥伴的費用增加;研發開支增加22.82%,主要因為員工薪酬和基建設施成本增加;第2季的經營溢利為204.41億美元,按年增長37.68%;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了5.02個百分點,至43.02%;季度淨利潤為183.37億美元,按年增長36.18%;每股攤薄後盈利為7.14美元。

分部業績方面,社交應用「全家桶」持續增長,管理層預計6月份,每日有超過34億用戶至少使用其一款社交應用,分部收入為471.46億美元,按年增長21.77%,其中廣告收入為465.63億美元,增長21.48%,線上商業垂類是最主要的增長來源。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收入增長最強勁,達到24%(固定匯率為23%),北美和亞太區分别增長21%和18%。該分部的經營溢利按年增長29.15%,至249.71億美元,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了3.03個百分點,至52.97%。

虛擬現實實驗室分部的季度收入為3.7億美元,按年增長4.82%,主要因為AI眼鏡的銷售增加,抵消了Quest銷售的下降。分部經營虧損為45.30億美元,按年擴大0.94%,主要因為技術開發成本的非員工開支增加。

2025年第2季,Meta的資本開支高達170億美元,主要因為服務器、數據中心和網絡基建的投資增加。自由現金流為85.5億美元。

Meta回購了98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並向股東支付了13億美元股息。

挖角為了啥?

紮克伯格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為了實現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個人超級智能的願景,Meta成立了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匯聚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和FAIR(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團隊,還新增了一個專注於研發下一代模型的實驗室,為此,在過去幾個月從OpenAI、蘋果等同行挖了不少高級研究人員,成本不菲。

他表示,Meta在Llama 4.1和4.2的研發上進展順利,同時也在並行開發將於未來一兩年内突破技術前沿的下一代模型。

Meta正在打造一支精英團隊,汪滔負責整體團隊管理,從OpenAI挖來的Nat Friedman主導人工智能產品及應用研究,趙晟佳擔任這一新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Meta表示正在建設多個多吉瓦級集群。被Meta認為將是全球第一個超1吉瓦集群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集群將於明年投入使用,Meta還在打造Hyperion集群,未來幾年其規模將擴展至5吉瓦。此外,還有多個巨型集群正在研發中。

紮克伯格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其上個季度專注於五大機遇:優化廣告、提升體驗、商業信息、Meta AI和AI裝備。

在廣告方面,Meta將新的AI驅動廣告推薦模型擴展到更多的場景,提升了廣告繫統的效率和收益,使得Instagram的廣告轉化率提升了約5%,Facebook提升了3%。

提升用戶體驗方面,Meta利用AI增強向用戶精準推送的能力和提升内容質量,延長其社交媒體平台的用戶使用時長。

商業信息方面,正將商業AI嵌入到Facebook和Instagram,以及直接嵌入電商網站。

Meta AI方面,紮克伯格認為覆蓋範圍已相當可觀,月活躍用戶超10億,而Meta正深化用戶體驗,通過不斷優化模型來提升用戶參與度。

AI裝備方面,Meta表示,其雷朋Meta智能眼鏡勢頭持續強勁,銷量不斷攀升。Meta還與歐克利(Oakley)合作推出了新款高性能人工智能眼鏡——Oakley Meta HSTNs。這款眼鏡續航更長、攝像頭分辨率更高,專為運動場景設計。上個月,該公司推出了Meta Quest 3S Xbox特别版,雲遊戲的關注度創下新高。除了遊戲,紮克伯格認為這個領域還可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資本開支再加碼

對於未來前景,CFO蘇珊▪李認為有兩大因素驅動其收入表現:營造社區體驗以提升用戶參與度的能力以及將用戶參與度轉化為收益的效率。

Meta持續通過優化社區吸引力,以及引入AI來提升效率和優化服務,來提升用戶參與度。Reality Labs方面,雷朋Meta智能眼鏡的銷量增長加速,儘管其提高了產量,但仍供不應求。

在收益轉化方面,她表示該公司正優化自然互動中的廣告投放量,改善營銷效果(包括改善廣告繫統、升級廣告產品和不斷更新其廣告平台)等,以提升其變現的效率。

資本開支分配方面,管理層強調基礎設施和人才是其首要投資方向。增聘員工的策略將聚焦於其最高優先級領域,預計今年及2026年,所有優先領域的人才補充會繼續推動整體員工數量增長,但會控製其他智能部門的人員增長。在AI領域,隨著其組建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以加速AI模型開發和產品推出,會特别注重招募行業内的頂尖人才。

基礎設施方面,預計2026年將繼續在算力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並且會在2026年大幅增加AI基礎設施的投資。

蘇珊▪李預計,Meta第3季總收入介於475-505億美元之間,不會提供第4季收入指引,但預計第4季的收入年增長將較第3季有所放緩,因為上年同期的基數較高。

預計2025年全年運營開支將介於1,148-1,180億美元之間,而之前提供的指引為1,130-1,180億美元,按年增長20%-24%。

她認為有幾個因素會令2026年總運營開支增長加快:其中最大的因素將是基礎設施成本,由於Meta持續加碼投資AI基建,接下來的折舊開支和運營成本將快速上升。第二大因素是員工薪酬,其暗示將繼續挖角人才,這意味著未來的薪酬將會更高,這將導致其2026年的開支增幅高於2025年。

資本開支方面,預計2025年資本開支介於660-720億美元之間,而之前的指引為640-720億美元,而需要注意的是,Meta於2024年的資本開支總額為392.25億美元,換言之,2025年的資本開支至少按年增68%以上!

她預計2026年的資本開支增幅與今年相若,其中最大的增項來自擴大生成式AI的算力規模:隨著Meta建設訓練算力,明年在服務器、網絡和數據中心方面的支出將會增加。此外,2026年還會繼續大幅投資核心AI。

對於如此龐大的資本開支,管理層表示公司會自行承擔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但同時也在探索與金融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數據中心的方式,但尚無敲定的交易。

對於斥巨資建立的算力是作内用還是外用,蘇珊▪李表示當前首先要確保有足夠的算力來滿足内部算力需求,這包括其為支持自然内容端推薦引擎所進行的所有核心AI工作,也包括所有廣告排序和推薦相關的工作,此外還要確保建設所需的訓練算力,以開發前沿AI模型,同時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推理用例做好準備,因此Meta目前還沒有考慮外部用例。

對於資本開支的投資回報率(ROI),她認為,在核心AI領域有強勁的投資回報,而在生成式AI領域,則還處於回報曲線的極早期階段,預計在今年或明年都不會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但對未來有信心。

結語

Meta在AI領域的激進佈局——從高薪挖角頂尖人才到巨資投入算力基建——彰顯了其押注超級智能的決心,短期内也推動股價獲得市場認可。

不過,持續加碼的資本開支(2025年預計同比增幅超68%,2026年仍將維持高位)雖是其構建長期競爭力的基石,但也可能成為股價波動的潛在變量:若AI投入能如期轉化為商業化成果,高開支或將被增長預期消化;而一旦回報週期拉長或短期業績承壓,市場對其資金效率的擔憂可能引發震蕩。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半年新高!未來繼續漲?分析師這樣說高盛看好人民幣升值,預測人民幣匯率將在12個月內升至1美元對7元人民幣,較先前預期的7.35有所上調。在6個月內,美元/人民幣匯率將達到7.10。
作者  Alison Ho
5 月 14 日 週三
高盛看好人民幣升值,預測人民幣匯率將在12個月內升至1美元對7元人民幣,較先前預期的7.35有所上調。在6個月內,美元/人民幣匯率將達到7.10。
placeholder
高息神話崩塌!金管會一刀砍碎「配息灌水」ETF,0056、00919高達9%配息竟是假象?市場從未存在「穩賺10%」的神話。與其追逐配息海市蜃樓,不如擁抱總報酬——這才是穿透週期的唯一真理。
作者  投資-槓把子
7 月 31 日 週四
市場從未存在「穩賺10%」的神話。與其追逐配息海市蜃樓,不如擁抱總報酬——這才是穿透週期的唯一真理。
placeholder
美7月非農前瞻:「爆冷」在即?小心降息預期大逆轉!若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將回升,從而令美元承壓,利好黃金走勢。
作者  Alison Ho
7 月 31 日 週四
若非農數據不如預期,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將回升,從而令美元承壓,利好黃金走勢。
placeholder
日本央行總裁鷹派訊號不足,日幣匯率再逼近150!美元/日圓走勢一波三折,對比聯準會主席的講話,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鷹派不足。
作者  Tony Chou
7 月 31 日 週四
美元/日圓走勢一波三折,對比聯準會主席的講話,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鷹派不足。
placeholder
驚爆安全門!輝達H20晶片遭中國網信辦突襲約談 黃仁勳高調訪華「翻車」?​投資慧眼Insights - 中國國家網信辦緊急約談輝達,並對其AI晶片展開調查,指控其產品嚴重威脅用戶資安。
作者  投資指南針
23 小時前
​投資慧眼Insights - 中國國家網信辦緊急約談輝達,並對其AI晶片展開調查,指控其產品嚴重威脅用戶資安。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