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政策實施與整體目標不夠一致且過於不穩定。貿易戰對每個人都有傷害,但對美國的傷害大於其他主要經濟體。ABN AMRO 的經濟學家 Rogier Quaedvlieg 指出,中國脫鉤的代價不僅僅是通脹:美國面臨失去全球金融體系控制權的風險。
"特朗普及其顧問在不同時間提出了這場貿易戰的三個明顯目標:將製造業帶回美國、增加收入以減少赤字,以及獲得更好的(貿易)協議。如果目標是通過關稅政策將製造業帶回美國,那麼就需要為企業投資提供明確的激勵。特朗普政府卻做了相反的事情,政策變化不穩定、迅速,頻繁反轉和延遲。"
"最近的發展表明,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正在佔據上風。最近的關稅政策變化大多是撤銷之前施加的關稅——這是受到金融(特別是國債)市場的壓力,以及對消費品通脹衝擊的擔憂所迫。中國進行報復是因為它認為這將對美國造成比對自己更大的傷害。"
"最後,雖然中國控制著全球製造業,但美國控制著全球金融體系。在試圖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時,美國正在破壞其聲譽,並面臨失去金融體系主導地位的風險,甚至可能被中國取代。關稅可以迅速解除,但重獲世界的信任將需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