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產所有權格局在過去五年中不斷演變,比特幣(BTC)作為公司資產負債表和政府國庫中的儲備資產逐漸嶄露頭角。更廣泛的監管發展有意傾向於支持數字資產創新的框架,同時保護利益相關者和客戶的利益。
這標誌著加密貨幣行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比特幣不僅被機構視為投機資產,也被視為國庫管理中同樣重要的戰略元素。
然而,過去幾個月比特幣國庫流入明顯下降。根據SoSoValue的數據,非比特幣礦業公司的每週淨流入在八月初達到25.7億美元,但此後趨勢穩步下降,截至10月20日的那一週平均為3374萬美元。
比特幣每週淨流入統計 | 來源:SoSoValue
儘管比特幣國庫流入大幅下降,但BTC持有總量仍保持上升趨勢,截至撰寫時,平均約為865,350 BTC,價值958.5億美元。
目前有37家非比特幣礦業公司運營比特幣國庫,其中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640,418 BTC,價值709.4億美元,成本基準為74,010美元。第二大比特幣國庫公司是XXI,持有43,500 BTC,價值約48.2億美元,成本基準為87,000美元,其次是MetaPlanet,持有30,823 BTC,價值34.1億美元,平均購買成本為107,991美元。
其他大型企業持有者包括比特幣標準國庫公司,持有30,021 BTC,價值33.3億美元,Bullish,持有24,000 BTC,價值26.6億美元,以及特斯拉,持有11,509 BTC,價值約12.7億美元。
非礦業比特幣國庫公司 | 來源:SoSoValue
自2020年以來,Strategy公司率先將比特幣作為企業戰略資產,指出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通脹風險、美元(USD)疲軟、近期去美元化趨勢以及傳統現金持有的收益下降。
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邁克爾·塞勒將比特幣視為"數字黃金",其供應量有限為2100萬枚。去中心化和比特幣作為對沖資產及價值儲存的潛力是塞勒所推廣的關鍵元素。
"比特幣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司,因為它是最偉大的價值儲存工具,它將吸收所有的黃金、所有的房地產、所有的藝術品、所有的股票,"塞勒在2025年2月與NYDIG的羅斯·史蒂文斯(Ross Stevens)討論時表示。
比特幣國庫流入從八月的25.7億美元降至十月的每週3374萬美元,代表著98.69%的下降變化,"這不是一個隨機的波動,"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加密產品發行商21Shares的高級數字資產研究員卡里姆·阿卜杜勒·毛拉(Karim AbdelMawla)表示。
在接受FXStreet獨家評論時,阿卜杜勒·毛拉表示,這一下降趨勢反映了公司對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看法的轉變。機構正在平衡多種因素,包括融資成本的增加、監管審查以及需要獲得股東批准。
阿卜杜勒·毛拉補充道,Strategy和其他早期採用比特幣國庫策略的公司的快速移動優勢正在迅速消退,侵蝕了曾經與比特幣持有公司相關的溢價。
另一方面,比特幣國庫流入的下降反映出對收益型替代加密貨幣的興趣日益增長。以太坊(ETH)、索拉納(SOL)等基於權益證明(PoS)的數字資產使機構能夠接觸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的收益生成平台。
"綜合來看,這些因素表明,下降不再是暫時的停頓,而是市場成熟的跡象。公司不再盲目湧入比特幣,而是更具戰略性和選擇性地將其整合到資產負債表管理中,"阿卜杜勒·毛拉表示。
當被問及比特幣國庫流入下降98.69%是否是獲利了結、小額預算分配、市場波動或故意轉向替代資產的結果時,阿卜杜勒·毛拉表示:
"國庫購買下降98.89%是由獲利了結、預算分配收緊和轉向替代資產的組合驅動的。許多早期採用者如Strategy坐擁巨額未實現收益,並鎖定利潤以管理與減值規則相關的會計風險,"他解釋道,"十月的閃崩重置了企業的風險偏好,迫使國庫管理者減少比特幣的敞口,以便獲得操作靈活性。"
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允許投資者直接在證券交易所獲得比特幣的敞口,自2024年1月獲批以來,已累計流入615.4億美元。根據SoSoValue的數據,截至撰寫時,總淨資產平均為1439.3億美元,突顯出對這一資產類別日益增長的興趣。
比特幣現貨ETF統計 | 來源:SoSoValue
阿卜杜勒·毛拉(AbdelMawla)認為,ETF正在吸收大量本應流入比特幣國庫的資本,原因在於其無縫的稅務報告,同時避免了與運營比特幣國庫相關的要求和治理障礙。
"受監管的ETF繼續吸收更多可能流入國庫公司的資本,而一些公司則在多元化投資於黃金、以太坊和其他收益及風險緩解資產,"阿卜杜勒·毛拉補充道。
當被問及"這一趨勢是否會持續到第四季度並延續到2026年,或者是否會因年末因素(如ETF資金流入的恢復或波動性下降)而發生逆轉,使比特幣更像黃金作為對沖資產?"阿卜杜勒·毛拉回答道:
"展望未來,國庫購買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可能會保持相對低迷,直到宏觀前景更加明朗,關稅戰平息,類似於解放日後的情況。一些可能點燃這一趨勢的催化劑包括季節性第四季度強勁表現,歷史上平均雙位數回報,加速的ETF資金流入可能重新點燃機構的FOMO,以及預計在十月底發生的利率下調。
為了獲得進一步的見解,FXStreet訪問了更多加密貨幣市場的專家。他們的回答如下:
Q1:在當前的回調中,您會給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提供什麼建議?他們應該利用這一機會在潛在的第四季度激增之前進行購買,還是多元化投資於ETF或其他加密貨幣,以減輕來自利率變化或地緣政治緊張等宏觀經濟催化劑的風險?
"對於零售和機構投資者來說,這一回調提供了一個戰略性的購買機會,特別是考慮到加密貨幣在第四季度的季節性強勁表現,使得在潛在的假期流動性和機構重新進入之前以更有利的估值進行積累。多元化投資於現貨比特幣ETF或以太坊等互補資產可以有效減輕來自宏觀經濟變化(如利率調整或地緣政治衝突)的風險,同時保持對該行業上行潛力的敞口。通過將其視為一個成熟階段,投資者可以建立有韌性的投資組合,支持生態系統的增長,強調教育和定投以實現持續參與。
Q2:零售投資者應該保持觀望,還是採取對沖策略以應對企業支持減少帶來的進一步下行風險?這與比特幣作為戰略國庫資產日益增長的角色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如何影響長期投資決策?
"零售投資者不應完全保持觀望,而應採取適度的對沖策略,例如期權或穩定幣配置,以緩衝來自企業流入減少的短期下行風險,同時關注比特幣作為長期價值催化劑的不斷演變。這種動態相互作用突顯了比特幣向核心儲備資產的轉變,類似於數字黃金,這可能增強其吸引力並推動隨時間的重新積累。最終,關注網絡安全和採用指標等基本面將指導明智的決策,促進更健康、更具包容性的行業軌跡。
Q1:您能否提供影響資金流入下滑的因素的見解?
此外,這是一種暫時的調整,還是企業在將比特幣視為儲備資產方面成熟策略的標誌?
"我認為這是一系列因素的混合,減緩了資金流入的速度。比特幣從2025年的高點下跌了12%,這抑制了企業的購買欲望。鏈上數據顯示,平均購買規模從早期高峰下降了86%。公司並沒有停止購買,但他們在時機和規模上變得更加謹慎。
現貨比特幣ETF在九月份吸引了25億美元,今年累計達到560億美元。這創造了一個競爭渠道,分散了對企業國庫股票的關注。許多這些股票現在的交易價格與他們持有的比特幣的價值相當或低於該價值。策略的溢價從3.4倍降至1.2倍。
通過可轉換債務融資的公司面臨著由於利率保持高位而帶來的利潤壓力。國庫領域也變得擁擠,目前有超過200家公司共同持有超過100萬枚比特幣。比特幣變得足夠普遍,以至於差異化的價值不再存在。
這看起來不像是撤退,而更像是市場在尋找立足點。最初的熱潮讓位於經過深思熟慮的定位。公司仍然將比特幣視為合法的儲備資產,但他們在處理時會像對待任何重大資產負債表決策一樣謹慎。
Q2:您認為國庫購買的98.89%的崩潰是由於獲利了結、由於更廣泛市場波動而導致的較小配置預算,還是轉向替代資產?
這一趨勢會持續到第四季度並延續到2026年,還是我們可能會看到由於年末因素(如ETF資金流入的恢復或波動性下降)而發生逆轉,使比特幣更像黃金作為對沖資產?
"許多公司在比特幣在七月份創下歷史新高時獲利了結。其他公司則在2800億美元的市場清算展開時撤回,因為美聯儲政策仍不確定。一些國庫將資本轉移到ETF或穩定幣收益產品中,因為這些在波動性激增時提供了更流動的頭寸。
好消息是,考慮到減半周期後歷史上第四季度表現強勁,放緩可能不會持續到年末。
ETF資金流入上週反彈至27億美元,這是一個良好的指標,表明機構興趣並未消失。如果全球流動性通過降息或中國的刺激措施改善,需求可能會迅速回歸。
分析師預計潛在的反彈將延續到2026年中。一些模型指出,如果資本流動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比特幣可能達到180,000美元。
我們所看到的似乎是一個暫停,而不是永久的轉變。公司在激進購買期後進行了重新校準,但關於比特幣作為國庫資產的基本論點依然存在。
Q3:零售投資者應該保持觀望,還是採取對沖策略以應對企業支持減少帶來的進一步下行風險?這與比特幣作為戰略國庫資產日益增長的角色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如何影響長期投資決策?
"更大的圖景比本季度發生的事情更為重要。公司累計持有超過100萬枚比特幣,這些持有不會重新流入市場。它們可能會放緩新購買,但已經購買的資產將保持供應緊張。
零售投資者應該在回調時買入,保持資產在自我保管中。期權或ETF對沖組合適合需要下行保護的投資者,但不要完全放棄敞口。波動性在這裡並不新鮮,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退出。
正如一位分析師在加密推特上所說,‘聰明的錢在每個人都恐慌時買入。’這次國庫降溫可能只是他們的積累階段,與他們一起定位比等待在場外更有意義。
Q1:零售投資者應該保持觀望,還是採取對沖策略以應對企業支持減少帶來的進一步下行風險?這與比特幣作為戰略國庫資產日益增長的角色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如何影響長期投資決策?
"零售投資者在企業支持減少的時期不應完全保持觀望,但他們必須調整自己的預期和策略。比特幣正在過渡到一個更成熟的階段,回報率可能在15%到30%之間,伴隨周期性的10%到20%的回調。保持投資並設定明確的風險參數是關鍵。使用系統再平衡策略,保持與黃金和固定收益的多元化投資組合,以及探索與比特幣相關的收益資產,如礦業股票或正在多元化進入其他領域(如人工智慧)的加密服務提供商(例如Galaxy所做的),可以提高韌性。
Q2:在當前的回調中,您會給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提供什麼建議?
"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應將當前的回調視為重新定位的機會,而不是退出市場的信號。零售投資者可以通過定投比特幣獲益,而不是試圖把握底部,保持其投資組合的配置在5%到10%之間。使用現貨ETF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它們提供透明的敞口,而沒有與國庫股票相關的稀釋和治理風險。多元化仍然至關重要。將比特幣敞口與黃金、短期國債和現金緩衝進行平衡,有助於減輕波動性,並在進一步回調時提供乾粉。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種追蹤標的資產價格的投資工具或指數。etf不僅可以追蹤單一資產,還可以追蹤一組資產和行業。例如,比特幣ETF跟蹤比特幣的價格。ETF是投資者用來獲得某種資產敞口的工具。
是的。美國首只比特幣期貨ETF於2021年10月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共有7只比特幣期貨etf獲得批準,還有20多只仍在等待監管機構的批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加密貨幣行業是新興的,容易受到操縱,這就是為什麽它在過去幾年一直推遲加密相關期貨etf的原因。
是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4年1月批準了幾家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上市和交易,為機構資本和主流投資者交易主要加密貨幣打開了大門。這一決定被業界譽為改變了遊戲規則。
加密etf的主要優勢是可以在沒有所有權的情況下接觸加密貨幣,從而降低持有資產的風險和成本。其他優點是較低的學習曲線和較高的安全性,因為etf負責確保標的資產的安全。至於主要的缺點,主要的缺點是,作為投資者,你不能直接擁有資產,或者,正如他們在加密貨幣中所說的,「不是你的鑰匙,不是你的硬幣。」其他缺點是持有加密貨幣的成本較高,因為etf對主動管理收取費用。最後,盡管投資etf降低了持有資產的風險,但相關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也可能反映在投資工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