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與加密貨幣#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比特幣價格週一(10月20日)跳漲,重新突破11萬美元大關,這提振了加密貨幣相關股票,雅虎財經分析稱,這讓人們燃起了希望,認爲本月的市場震盪只是短暫波折,而不是週期性轉變的標誌。
(比特幣年內走勢圖 來源:雅虎財經)
在線經紀商XS.com市場分析師Linh Tran週一寫道:「比特幣在短期調整後目前正處於重新積累階段,市場情緒趨於穩定,機構需求保持彈性。」
隨着比特幣價格上漲,週一Strategy股價上漲逾2%。該公司在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的文件中披露,10月13日至19日期間又購買了168枚比特幣,平均價格爲112,051美元。
文件顯示,Strategy目前共持有640,418枚比特幣,總購買成本約爲474億美元。
加密貨幣相關股票全線大漲
交易平臺Robinhood和Coinbase週一分別上漲近4.5%和2.5%。隨着數字資產領域勢頭增強,穩定幣發行商Circle也上漲了3.5%。
加密貨幣挖礦公司同樣表現亮眼。這些企業除挖礦外,也將高效能運算(HPC)基礎設施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
比特幣礦商MARA Holdings週一飆升近6%,該公司正積極擴展至HPC資料中心與人工智能領域。其同業Bit Digital暴漲15%,Cipher Mining大漲6%。
(加密貨幣相關股票表現 來源:雅虎財經)
日本突傳一則大消息
週一,有消息稱,日本主要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考慮修改政策,允許日本銀行持有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這表明機構接受度不斷提高,這進一步加劇市場樂觀情緒。
日本目前的監管框架下,銀行被基本上禁止將加密資產(如比特幣)作爲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來持有。
若銀行被允許持有加密資產,這意味着傳統銀行體系內資金(規模通常大、監管成熟)可能成爲加密資產的買家/持有者,從而提升加密資產(尤其比特幣)向「主流機構資產」方向發展的信號。
日本作爲成熟發達經濟體,其監管取向若發生轉變,可能在全球產生示範效應:其他國家或地區可能參考其模式。
對日本市場而言,銀行如果參與加密,則可能帶動:託管服務增強、交易平臺與銀行融合、散戶/機構信心提升、整體市場流動性和認可度提升。
與此同時,加密資產如果納入類似股票、債券那樣的資產類別,投資者(包括機構與高淨值個人)可能更容易將其納入資產配置中。
隨着比特幣的上漲,其他數字資產週一也出現上漲,以太幣在上週跌至3,700美元后,已回升至4,000美元。
貝萊德(BlackRock)數字資產主管Robert Mitchnick指出,近期比特幣小幅崩盤以及其他數字資產的大幅拋售,是由高槓杆投機交易(尤其是在離岸期貨交易所)推動的。
Mitchnick指出,這些離岸交易所持有的期貨合約佔比特幣總持有量的不到2%,但它們佔據了每日交易量的絕大部分。
Mitchnick說:「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復雜的長期買入並持有型投資活動將佔據主導地位,但不會受到短期噪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