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遇上聯準會,拜登連任希望要靠Fed降息?共和黨急了!

Esteban Ma
更新於 2024-3-26 06:54

隨著聯準會維持高利率政策以控制通膨高企取得一定成效,今年聯準會降息基本是確定性事件。在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持續進行之際,拜登更有可能是降息的受益者。


近兩年,美國的高通膨和高利率增加了人們的生活負擔,也令美國人民對現任拜登政府的經濟處理方式表示不滿。在今年的選舉年中,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動向將牽係著選民態度。


降息若達預期,則有望提升拜登的當選前景,但同時也招致其勁敵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指責。共和黨稱,聯準會這樣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當局機構正在將政治天平向拜登傾斜。


上個月,川普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采訪時便表示,他預計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今年可能會做一些有利於民主黨的事情,比如降低利率。


外媒指出,川普對這個問題的焦慮、以及拜登可能的樂觀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消費者已經因承受雷根政府以來最嚴重的通膨而感到疲倦和憤怒,他們在高利率環境中苦不堪言。


拜登2020年競選活動的高級民意調查專家Celinda Lake近期的私人調查顯示,「降息深受人們歡迎。隨著人們更加密切地關註選舉,降息確實有助於建立對經濟的信心。」


在上週剛結束的聯準會三月會議中,多數委員會成員預計年內將有三次降息,且上調了未來的經濟前景預期。這也就意味著,在今年11月15日的選舉日之前,經濟成長、低失業率、通膨溫和以及信貸便宜的經濟現狀有望成為拜登連任的推動力。


但也有分析認為,降息次數可能會限制聯準會降息對拜登選舉的推動力。華盛頓智庫Groundwork Collaborative負責人Lindsay Owens表示,由於失業率較低、經濟成長強勁,通膨依然令人擔憂,聯準會降息速度可能會太慢,無法在政治上為拜登提供那麼多幫助。


Owens稱,「我們正處於23年來的高利率環境中,在11月之前再降息25個基點並不能改變抵押貸款利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實。」


在本月初的費城競選活動中,拜登曾描繪了他將如何採納聯準會的決定,他提到為降低美國人住房成本所作出的努力。拜登當時表示,「我不能保證這一點,但我敢打賭,這些利率會下降更多,小機構的利率將會下降。」


然而,這種言論被視為拜登政府向聯準會施壓的一種做法。白宮後來澄清道,拜登只是提出他對經濟的看法,而不是向獨立的聯準會提出建議。


儘管如此,共和黨仍然對這種行為予以譴責,同時也繼續攻擊拜登對經濟的管理不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Anna Kelly稱,「在拜登的領導下,聯準會將利率提高至23年來最高水平,這讓本受通膨影響的家庭生活更加艱難。」


原本就與鮑威爾有矛盾的川普則表示,「鮑威爾尋求降息可能是為了促進拜登選舉。」在川普政府時期,川普提拔時任聯準會理事的鮑威爾當主席,但很快就升息問題兩人發生衝突,川普指責鮑威爾試圖破環經濟。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財報解讀丨順風之下,高通將再攀高峰高通(NASDAQ:QCOM)公佈了強勁的2024財年第二季業績,自2023年末宣布手機市場復甦迫在眉睫且該公司已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反向投資對像以來,該股已上漲超過100%。
作者  美股研究社
高通(NASDAQ:QCOM)公佈了強勁的2024財年第二季業績,自2023年末宣布手機市場復甦迫在眉睫且該公司已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反向投資對像以來,該股已上漲超過100%。
placeholder
一個月暴漲35%! ARM即將納入納斯達克100指數 ARM Holdings將從6月24日開始被納入納斯達克100指數。
作者  Tony Chou
ARM Holdings將從6月24日開始被納入納斯達克100指數。
placeholder
博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博通公司(NASDAQ:AVGO)在AI半導體業務中擁有高度差異化的產品組合。在2024財年第二季度,其AI營收達31億美元,年增280%,這非常了不起。
作者  美股研究社
博通公司(NASDAQ:AVGO)在AI半導體業務中擁有高度差異化的產品組合。在2024財年第二季度,其AI營收達31億美元,年增280%,這非常了不起。
placeholder
AI還能帶美股漲多久?從盤面來看,其實基本上印證了我們前幾天的觀點,當前市場就是機構在抱團巨頭,雖然指數能夠強勢收漲,但大部分個股表現都不算好,甚至很多還是逆勢大跌,走出了相當悲觀的局勢。
作者  美股研究社
從盤面來看,其實基本上印證了我們前幾天的觀點,當前市場就是機構在抱團巨頭,雖然指數能夠強勢收漲,但大部分個股表現都不算好,甚至很多還是逆勢大跌,走出了相當悲觀的局勢。
placeholder
別只盯蘋果,這也是大機會不僅蘋果自己的股價連續大漲並創出新高,把全球市值第一個寶座重新拿了回來,還不出意外地帶火了國內的蘋果產業鏈。
作者  格隆匯
不僅蘋果自己的股價連續大漲並創出新高,把全球市值第一個寶座重新拿了回來,還不出意外地帶火了國內的蘋果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