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海危機持續升級,引發全球原油供應擔憂。
事件起源&發展
自從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闢以來,紅海就是國際貿易的重要航道,連接歐亞非三個大陸。根據航運公司Clarksons,年初至今,總共有2萬4千艘船經過紅海,佔了全球海運的10%,運送了包括全世界將近10%的海上原油和8%的液化天然氣等重要物資。
紅海南部還有一條重要的海峽,叫曼德海峽,中東的產油國前往歐洲或亞洲都需要經過這裡,而今年11月19號,也門的胡塞武裝就顛覆了往常的平靜狀況。
胡塞武裝不僅扣押了一艘為以色列商人擁有的船隻,還襲擊了多艘為以色列運送貨物和產品的船隻。而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就是要威脅以色列停止在加薩的所有行動。
全球許多的航運公司因此暫停了紅海航線,轉而改道繞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這就極大了提升了各國的運輸成本。
以新加坡運往荷蘭為例,如果經過紅海,經過蘇伊士運河和曼德海峽,航程約在8500海里以內,大概需要26天,但若繞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航程起碼會增加到12000海裡,需要36天。多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和距離成本。
12月18號,胡塞武裝又再升級了商船攻擊。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目前已經55搜船隻改道。英國石油公司BP、挪威油輪公司Frontline等能源企業都宣布暫停使用紅海航線。
20日,美國宣布要組成一支多國海上聯合戰隊,來共用防衛紅海商船。
而在美國牽頭紅海護航之際,胡塞武裝發出狠話稱如果遭攻擊必報復。
有何影響?
紅海危機不僅增加航運成本和航程時間,導致交貨延誤,全球供應鏈有中斷風險,還會對全球石油貿易產生影響,進一步導致油價和戰爭風險保險費用的上升。
由勞埃德市場協會和倫敦保險公司市場組成的聯合戰爭委員會(Joint War Committee,JWC)就表示,考慮到來自也門的飛彈威脅,以及不斷變化的局勢,決定將高風險區域從北緯15度擴大到北緯18度,而相關保費漲幅超過9倍。
分析師稱,如果胡塞方面的攻擊持續,導致更多的能源公司停止從紅海運送原油,那麼能源價格將持續上升。
受該事件影響,近日WTI原油從70美元漲至74美元。
【圖源:Mitrade】
不過高盛有不同看法。
高盛表示,紅海停航不太可能對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原油生產不會受到船隻繞行的直接影響,但是全球可用於交易的商業石油庫存會減少。
高盛指出,如果衝突進一步外溢導致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關閉,對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將大得多,儘管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非常低。但如果發生,可能導致大量原油停產,因為缺乏大型替代出口,在這種尾部情況下,石油價格會在中斷的第一個月上漲 20%,此後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