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牛”迎大考!市场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前“下注”,美股应抄底OR逃顶?

投资慧眼Insights -
市场此前普遍预计美股将于8月份迎来调整,而本周随着沃尔玛(Walmart)、家得宝(Home Depot)和Target等大型零售商业绩的公布,美股二季度本财报季将基本结束,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二季度的利润预计将同比增长约12%,远高于分析师在7月初预测的5%的增幅。
然而,随着利好的不断释放,美股亦从不断刷新历史高位的势头中停歇,标普录得连续四日下跌,交易员买入“灾难”看跌期权 防范美国科技股崩盘风险。面对即将迎来的重磅杰克森霍尔(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及辉达财报,美股投资者应该抄底OR逃顶?
资金抛售大型科技股转投防守股,AI泡沫论浮现
周三(8月20日)美国三大股指普遍承压,标普500指数呈“阴跌”形势,连续四日向下,累计跌1.1%,市场资金从大型科技股中流出,转入金融、防守股等。10年期美债殖利率连续两日下跌,因市场仍预计美联储下个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85%,且预计到年底前还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毫无疑问,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此次科技股的承压下会演变为更大规模抛售抑或是“科技牛市”中途短暂的停歇?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95%的组织在人工智能投资上没有获得回报。
另外,OpenAI执行长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近日警告称,AI市场可能正处于一个类似于1990年代未网络泡沫的情况。
面对(AI)热潮可能出现泡沫的担忧不断升温。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种担忧情绪加剧,较4月触及的年内低点飙升50%以上的科技巨头将迎来大幅回档,进而导致企业可能缩减研发预算,创新放缓,最终产业可能从盲目追逐 AGI(通用人工智能),回归到更具实用价值的AI 工具开发。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Datastream的数据,科技行业的市盈率近期已达到未来 12 个月预期收益的30倍左右,为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而科技股在标普500指数总市值中的占比也接近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再者,在股市传统上动荡的时期,投资者也可能正在削减股票敞口。根据《股票交易者年鉴》(Stock Trader's Almanac)的数据,8月和9月是过去35年来标普500指数平均表现最差的月份。
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辉达财报,FED会议纪要揭示通胀风险
尽管美股影响因素众多,但就上述问题而言,市场短期最为关注的两大焦点无疑为周五(8月22日)即将举行的杰克森霍尔(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及下周的辉达财报公布。简单而言,市场的焦点在于市场流动性及科技企业盈利预期。
笔者认为,或许很难从现阶段衡量流动性与企业盈利之间谁更重要,但毫无疑问的是,由于科技巨头加大资本支出,这一确实明确下很难扭转市场对于盈利预期的不断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在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并无系统性风险情况下,一旦辉达财报强劲,将重新点燃市场对AI主题的热情,进而令科技股可以以更温和的方式完成对高企的估值、拥挤的仓位的调整。
因此,笔者认为市场真正重要的影响因素仍在于鲍威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对后续货币政策路径的表述。
周四(8月21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通胀风险超过就业风险,并提到,关税的影响全面展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预料现在降息为时过早。政策制定者指出,经济面临的威胁不断上升,但多数认为目前的立场适当。
几名官员预计,企业会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有与会者则表示,等待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完全明朗后再调整货币政策,既不可行、也不合适。几名官员称,当前利率并没有比中性利率高出多少。
笔者认为,美联储或将于9月预防性降息25基点,不过,考虑到通胀粘性,鲍威尔或将尽可能平衡FED双重目标,以保持接下来的几次FOMC会议保持最大灵活性。
在9月17日的美联储会议之前,还将发布一次就业报告和一次CPI报告。而FED的关注点或更多在于服务业对通胀的影响以及失业率是否出现快速的攀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股存在阶段性回调的风险,在当前阶段而言,下行风险较上行风险要大,投资者宜控制好仓位。不过,考虑到美中贸易谈判将于11月见分晓,这意味近三个月贸易关税仍大概率趋向缓和,预计科技牛市在此轮调整后有望继续。
标普500指数技术分析:6100点为中期多空分界线
标普500指数日线图:
图片来源于:tradingview
日线图显示,标普500看跌动量正在加强,而中期多空分界线或位于6100点附近,这意味若此轮调整最终企稳于6100点上方,后续仍有望进一步反弹挑战6500点甚至6800点水平。值得留意的是,若标普500开启调整,投资者可关注下一个时间节点9月12日。就短期而言,若6280点支撑水平,需警惕引发抛售加剧可能。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