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独角兽蜂拥成长,港交所成上市乐园

来源 财华社

如果按地域划分全球独角兽企业这个大舞台,可以分为三大块,分别是美国、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独角兽群体势头最为汹涌。

在国内大力号召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半导体、无人驾驶、新能源等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前沿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如雨后春笋成长而起。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在创新能力、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多个关键领域,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生产力的不断释放,未来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中国独角兽的崛起

所谓的独角兽,简单的定义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近日,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独角兽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报告透露出中国独角兽企业正成为全球科技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报告显示,2016-2023年期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131家增长至375家八年时间增长近2倍。其中,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超级独角兽企业每年数量保持在10家左右。2016-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由近5000亿美元持续攀升至超1.2万亿美元。

虽然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小而美”的企业跃升成为独角兽企业,背后是政策、科技和市场需求所共同驱动。

人工智能、半导体、无人驾驶、新能源等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前沿科技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中最具增长动力的领域。报告显示,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持续提升,由2016年的35家增长至2023年的249家。自2021年来占比首次突破60%,2023达到了66.4%。

泽平宏观研报也表示,独角兽集中于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三大高增长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企业近两年来迎来爆发性增长。其中,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赛道,众多头部独角兽企业无人驾驶行业迅速崛起,当中包括地平线、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以及斑马智行等企业。

随着OpenAI横空出世,国内AIGC领域也出现了一批出色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优秀团队,虽然商业模式仍在探索当中,但在资本的主推助推下,估值持续提高。国内AIGC赛道比较知名的独角兽企业包括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AI算力公司燧原科技以及中文认知大模型公司智谱AI等。

独角兽热衷到港交所“毕业”

独角兽企业在短时间内估值迅速提升,背后往往离不开资本的支撑。

除少部分独角兽企业是由母公司孵化外,大部分企业均没有深厚背景,主要依靠外部融资来为研发“输血”。

企业融资主要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方面,《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表示,近年来独角兽企业融资整体承压,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转向硬科技领域

整体融资环境趋冷,但并不意味着一些技术实力强的头部独角兽企业就失去了“吸金”能力。

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国内AIGC领域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融资金额均激增。今年年初至今,AIGC行业累计获得95笔融资及301亿元资金,融资金额远高于去年全年。并且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大部分资金都流到了硬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伴随着产品商业化逐步推进、市场接受度逐渐提升,独角兽企业也进入了赴资本市场上市的新阶段。上市不但能筹集资金,还能提高知名度和提高公司治理,对独角兽企业来说吸引力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外多个交易所当中,港交所(00388.HK)是独角兽企业上市最热门的交易所。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在港交所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境内外交易所,分别有14间、13间及13间独角兽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外,过去七年期间累计有60间独角兽成功登陆港交所,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交易所。

另外,根据财华社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以来,共有出门问问(02438.HK)、黑芝麻智能(02533.HK)和如祺出行(09680.HK)等9间独角兽企业登陆港交所。

独角兽企业纷纷选择港交所作为上市地,这不仅因为港交所提供了友好的监管环境、高效的交易系统和严格的监管标准,更因为港交所2018年以来的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使其成为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平台。

例如,港交所的18C章上市规则在去年3月出台,该上市规则最大的亮点在于对于企业没有盈利要求,且收益要求也明显低于第八章。第18C章的设立,主要为未商业化,或处于商业化初期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打开上市大门

18C章上市规则出炉一年多后,港交所终于在今年6月迎来第一家18C章上市公司晶泰科技(02228.HK)。

港交所CEO陈翊庭近期透露,“自2018年改革以来至今,新经济企业贡献了香港新股市场65%的集资额。”“港交所上月已迎来首只18C企业,目前仍有很多18C企业正在筹备。”

展望未来,随着港交所持续推出积极的政策以优化上市规则,预计将有更多独角兽企业选择在港交所上市,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创新企业融资中心的地位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 过去的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结果。
placeholder
甲骨文刺激AI股大涨!英伟达、台积电飙涨4%,博通暴涨10%AI巨头算力需求仍在上升,只要资本支出保持完好,牛市将继续。
作者  Alison Ho
9 月 11 日 周四
AI巨头算力需求仍在上升,只要资本支出保持完好,牛市将继续。
placeholder
9.11精选策略分享:澳元/美元、欧元/美元、英镑/美元、旺宏(2337)技术分析美国8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意外不及预期。在8月非农、基准修订和PPI等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市场确信联准会将于9月重启降息。加之AI叙事继续发酵,甲骨文股价狂飙36%推动标普、纳指进一步走高。但需留意的是,就业市场数据在预警经济裂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当前失业率并未攀升至4.4%,但一旦失业,工人找到新工作的概率仅为45%,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估值,市场存在对衰退风险的定价不足的可能。投资者日内关注美国CPI数据公布,若通胀大幅攀升恐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滞涨”的担忧,并对美股等风险资产构成实际冲击。
作者  Insights
9 月 11 日 周四
美国8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意外不及预期。在8月非农、基准修订和PPI等一系列数据公布后,市场确信联准会将于9月重启降息。加之AI叙事继续发酵,甲骨文股价狂飙36%推动标普、纳指进一步走高。但需留意的是,就业市场数据在预警经济裂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当前失业率并未攀升至4.4%,但一旦失业,工人找到新工作的概率仅为45%,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估值,市场存在对衰退风险的定价不足的可能。投资者日内关注美国CPI数据公布,若通胀大幅攀升恐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滞涨”的担忧,并对美股等风险资产构成实际冲击。
placeholder
欧元汇率飙升!欧央行行长放鹰,年内再次降息无望?交易员削减对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押注,暗示降息周期已经结束。不过知情人士表示12月或再次讨论降息。
作者  Alison Ho
9 月 12 日 周五
交易员削减对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押注,暗示降息周期已经结束。不过知情人士表示12月或再次讨论降息。
placeholder
比特币价格反弹突破11.6万!以太币同步冲高,未来继续涨?比特币(BTC)突破11.6万美元,创一个多月新高。以太币(ETH)连续第四日上涨,站上4500美元。
作者  Alison Ho
9 月 12 日 周五
比特币(BTC)突破11.6万美元,创一个多月新高。以太币(ETH)连续第四日上涨,站上4500美元。
placeholder
两因素共振下美元已岌岌可危?黄金短期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在关税总体趋向缓和背景下,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及通胀一次性的判断已为美联储重启降息扫清了障碍。然而拖累美元下跌的因素难以消除,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叠加经济衰退的持续发酵预计将拖累美元下行。 另外,欧央行连续两次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表明欧央行此轮降息周期或宣告结束,欧美央行货币政策差异及德美利差收窄同样将令美元承压,这意味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有色金属、能源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作者  Insights
9 月 12 日 周五
在关税总体趋向缓和背景下,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及通胀一次性的判断已为美联储重启降息扫清了障碍。然而拖累美元下跌的因素难以消除,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叠加经济衰退的持续发酵预计将拖累美元下行。 另外,欧央行连续两次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表明欧央行此轮降息周期或宣告结束,欧美央行货币政策差异及德美利差收窄同样将令美元承压,这意味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有色金属、能源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