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没完没了。
近日,特朗普发文称,正在对进入美国的家具进行重大的关税调查。在接下来的50天内,调查将完成,从其他国家进入美国的家具将被征收关税,税率待定。
关税冲击波持续
特朗普政府继药品、半导体、钢铁铝等特定行业的关税之后,再次插手家具行业,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关税的大面积推进,可能对通胀与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外,近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将于9月1日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但对美国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将暂时维持。卡尼表示,这一举措是对美国降低加拿大商品关税的回应,并强调加美两国现已重新实现了绝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
有媒体指出,加拿大宣布取消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多项报复性关税,是为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释放善意。美墨加协定是北美三国于2018年签署的三边贸易协定,2020年7月正式生效,并计划于2026年进行续签审议。
但不管怎样,美国与其邻国之间贸易的紧张格局未变,双方你来我往,试图从对方身上榨取一些好处。有专家表示,关税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万金油,无论是贸易问题、抑或是地缘政治等,关税都会被作为武器拿出来向对方施压。
不少机构指出,美国内部亦遭到关税的反噬。
根据惠誉评级最新发布的《美国消费者健康监测报告》,2025年上半年美国消费者支出显著放缓,较2024年末的强劲增速有所回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股波动削弱了消费者情绪与信心,导致家庭支出下降。劳动力市场降温进一步限制了家庭收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虽然二季度美国GDP数据有所回升,但这主要是关税落地后进口放缓造成的,实际上GDP增长结构并不理想。当前美国经济核心项消费与投资增速都反映出美国经济动能在放缓。后续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预计美国消费支出与私人投资增速或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美联储“放鸽”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仍吸引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
近日,美联储下任主席的“11位候选人”之一、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旗帜鲜明地亮明了他在美联储降息问题上的态度。布拉德呼吁美联储在今年降息整整100个基点,并可能在2026年进一步降息。有媒体指出,布拉德此番“表忠心”,后续成功脱颖而出接过美联储主席“帅印”的可能性有所上升。
另外,备受关注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尽管通胀仍受关注,但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使美联储在9月降息。他强调,在政策维持紧缩的背景下,经济前景及风险变化或需调整政策立场。
有分析指出,鲍威尔释放了明确的“鸽派”信号,为9月份美联储降息打开了政策窗口,且年内连续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然而,鲍威尔的死对头、懂王特朗普还颇为不满,他在白宫发表讲话时称,鲍威尔发出降息信号已经太晚,鲍威尔一年前就应该降息。
值得一提的是,与鲍威尔一同出席了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还有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的掌门人。上述央行的决策者并未对货币政策前景发表更多评论,反而聚焦于劳动力市场,他们不约而同将老龄化列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威胁。
几大行长发出警告称,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压低潜在经济产出,还可能推高通胀,因为在劳动力长期短缺的环境下,工人议价能力增强,更容易要求更高工资。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吸引更多劳动力以缓解缺口,将是未来维持增长的关键,尽管民粹主义上升与政府对移民态度趋冷正在加大阻力。这其中典型的正是特朗普政府对移民问题采取的高压姿态和舆论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