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法郎(CHF)在周五继续对美元(USD)走强,因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对美元施加压力。
撰写时,美元/瑞郎交易于0.8224,日内下跌0.81%,并朝着5月低点0.8186前进,该点位是一个关键支撑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五威胁对来自欧盟(EU)的进口征收50%关税,该关税将于6月1日生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非常难以打交道”,并且“我们与他们的谈判毫无进展。”
重新燃起的关税威胁重新引发了从美国流向黄金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资产的资金外流。
在美国,众议院周四通过的有争议的“一个美丽的大法案”决定引发了对财政政策和债务偿还的重大担忧,突显了形势的严重性。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无疑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将签署的最重要的立法!”
然而,该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使联邦政府不断增长的36.2万亿美元债务增加3.8万亿美元。这将增加债务负担,并被视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美联储(Fed)发言人继续就美国经济的预期发表评论,他们的言论在塑造利率预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尽管较高的利率通常对货币有支持作用,但不确定的经济背景仍然支持对替代资产的需求。
在金融行话的世界里,两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指的是投资者在相关时期愿意承受的风险水平。在“冒险型”市场中,投资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更愿意购买风险资产。在“规避风险”的市场中,投资者开始“谨慎行事”,因为他们担心未来,因此购买风险较低的资产,这些资产更确定会带来回报,即使回报相对较小。
通常,在“风险偏好”时期,股市会上涨,大多数大宗商品(黄金除外)也会升值,因为它们受益于积极的增长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国的货币因需求增加而走强,加密货币上涨。在“规避风险”的市场中,债券——尤其是主要的政府债券——上涨,黄金表现抢眼,日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险货币都受益。
澳元(AUD)、加元(CAD)、新西兰元(NZD)以及卢布(RUB)和南非兰特(ZAR)等次要外汇,都倾向于在“风险偏好”的市场中上涨。这是因为这些货币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而大宗商品在风险偏好时期往往会上涨。这是因为投资者预计,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未来对原材料的需求将会增加。
在“避险”期间倾向于升值的主要货币是美元(USD)、日元(JPY)和瑞士法郎(CHF)。美元,因为它是世界储备货币,因为在危机时期投资者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这被视为安全的,因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不太可能违约。日元受到对日本政府债券需求增加的影响,因为日本国内投资者持有的国债比例很高,即使在危机时期,他们也不太可能抛售这些国债。瑞士法郎,因为严格的瑞士银行法为投资者提供了加强的资本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