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降息無望,「科技財報週」力挽狂瀾,美股財報季繼續佔上風?【每週更新】

Esteban Ma
更新於
Mitrade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美股無懼聯準會放鷹和延後降息擔憂,財報季盈喜業績和強勁經濟推動美股繼續走高,接連突破歷史記錄。財報季過半之際,企業成績單和聯準會官員講話繼續展開,對美股的影響孰強孰弱?

市場回顧

上週(01/29-02/02),全球主要股市走勢分化。在「科技財報週」諸多科技巨頭超預期業績推動下,美股無視降息延後擔憂繼續走高,標指和道指收創曆史新高,道指漲1.43%、標指漲1.38%、那指漲1.12%。


其中,Meta繼後飆升20%創下新高、亞馬遜繼後漲近8%,輝達上週漲8%,但業績暴雷的紐約社區銀行跌超42%並拖累中型銀行股。


澳洲通膨降溫推動利率周期轉向,澳洲基准股指創曆史新高。歐洲股市低迷,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政府因英退協議陷入危機。香港跌勢持續,領跌2.62%。


【來源:MacroMicro 日期2024/01/29~2024/02/02】

鮑威爾講話和經濟數據捶爆三月降息預期,年中降息漸成共識

上週,在「四座大山」(聯準會1月會議、科技財報週、1月非農和美財政部發債計劃)的重重挑戰下,美股成功殺出重圍。即便是在聯準會放鷹、勞動市場超預期強勁的背景下,美股依然對3月降息幾乎無望的前景不以為然。


在上週結束的1月FOMC會議中,聯準會如市場預期連續第四次按兵不動,維持聯邦基準利率在5.25%~5.50%的二十餘年高位,但在聲明中刪除了「在通膨受控並朝著2%目標邁進前繼續加息」的陳述。


鮑威爾表示,FOMC政策利率可能處於本輪周期的峰值,通膨已顯著放緩但仍高於2%的目標,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通膨得到顯著遏制,降息的時間點取決於通膨證據。但他透露,根據本次會議,FOMC在三月會議上很可能不會有足夠的信心來啟動降息。


「聯準會傳聲筒」Nick Timiraos表示,聯準會放棄了加息的利率指引,正式調整後的新指引具有靈活性,讓聯準會在未來幾個月只要確信通膨危險解除就可以降息。但Fed暗示,指引轉變並非暗示降息近在咫尺。


聯準會董事鮑曼預計,在利率維持在當前水準的情況下,通膨將進一步下降,但委員會現在考慮降息還為時過早。她重申,如果通膨進展停滯,她仍願意升息。


會議結束後,互換合約市場顯示聯準會3月降息概率將至約30%,10年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至4.28%附近。但財政部暗示不會進一步增加發債規模提振了公債需求,且紐約社區銀行的暴雷引發地區銀行流動性擔憂,限制了公債殖利率的上行走勢。


整體來看,鮑威爾的態度極大打擊了市場對於3月降息的樂觀預期,年中降息的預期正在成為共識。高盛、巴克萊、美國銀行等機構推遲了最早降息節點,而他們是最後一批堅持3月採取行動的華爾街機構。高盛分析師Jan Hatzius將Fed首席降息時間從3月調整至5月份,但仍預計今年降息5次。美銀報告稱,「當Fed主席在同一回答中兩次排除了三月降息的可能時,我們必須接受這個訊號。」


對於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等機構來說,鮑威爾的講話更加鞏固了他們對第二季降息的預測。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寫道,「我們堅持6月首次降息,但在鮑威爾講話後,不難看到就業和通膨數據的搭配會讓委員會在5月前降息。」


中金公司表示,3月降息過早,5月降息不遲,聯準會此次傳遞的核心訊息是,會降息但不想讓市場預期太早。


此外,強勁的非農數據同樣使得三月降息的希望更加黯淡。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意外激增35.3萬,幾乎是分析師預期的兩倍之多,且去年11月和12月的非農數據有所上修;1月平均小時薪資年增4.5%,為近兩年最高,這增加了通膨頑固的擔憂。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的Seema Shah指出,這份報告不僅說明了一月勞動力市場強勁,事實證明前幾個月的情況也比最初認為的更強。就業和工資增長大幅上行意味著,現在必須排除3月降息的可能性,而且5月份降息也可能被擱置。


對此,NorthEnd Private Wealth的Alex McGrath表示,「我認為我們可以正式告別3月份的降息,而且很可能是5月份。」Glenmede的Jason Pride認為,現在看來三月份降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有可能的軌跡是今年夏季左右開始降息2到3次。


CME利率期貨市場數據顯示,當前投資者預期3月降息的概率從年初的70%左右銳減至僅剩15%,按兵不動的概率高達84.5%,而五月升息的概率從年初的25%升至超55%,2024年全年降息6或7碼的預期降至5碼。

【利率期貨市場揭示的利率水平及其概率,CME Fedwatch Tool】

「科技財報週」喜迎豐收,但美股越走越窄,後續還堅挺嗎?

儘管大多數投資者預期的3月降息前景已然無望,但「科技財報週」之際,各大公司交出的最新成績單卻力挽狂瀾,道指和標指創曆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在14週內第13次上漲。


Meta超預期強勁的財報令人印象深刻,500億美元回購疊加史上首次分紅,助推Meta股價業後暴漲20%,單日市值暴增1970億美元成為美股曆史最佳,高盛、摩根大通、花旗等華爾街機構紛紛上調股價。此外,財報同樣亮眼的亞馬遜漲近8%,市值2021年以來首次超越谷歌,瑞銀、高盛上調其目標價。


貝萊德本週將美股整體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貝萊德市場策略師Jean Boivin預計,隨著通膨進一步下降,聯準會開始降息,以及樂觀的宏觀前景,美股漲勢將擴大。


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一份報告寫道,科技股的熱潮類似網路時代,反映出一種假設,即儘管貨幣政策收緊,但經濟仍表現強勁。Hartnett表示,儘管殖利率下降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第四季度走高,但現在劇本已轉向過去四週雙雙上漲,這種走勢通常發生在經濟衰退之後,如2009年或世紀之初的網路泡沫時期。


Hartnett指出,美國銀行牛熊指標(投資人情緒指標)飆升至兩年半高點,但仍遠未達到逆勢賣出訊號。


Nationwide的Mark Hackett表示,「市場強勁上漲仍保持在近乎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對聯準會前景的預期不斷變化無法打破這一勢頭。保持觀望的投資者開始投降,這與財報季後股票回購的回報相結合,應該會成為市場的順風車。」


Certuity投資長Dylan Kremer表示,「今天(週五)的走勢顯示,科技股可以與利率脫鉤,更根據基本面進行交易。在這方面,無論利率如何變化,科技股的交易價格都會走高,讓人們措手不及。」


德意志銀行數據顯示,從選股者到趨勢追隨者,自去年12月以來一直將持倉量維持在窄幅區間後,投資者上週將整體股票頭寸提高至六個月高點。


但與此同時,質疑美股後續漲勢的聲音也同樣存在。與美銀類似,摩根大通也將當前美股漲勢集中的現象與二十多年前的「網路泡沫」相比較,表示當前環境與世紀之初的網路股票的投機狂潮的情況比人們想象的相似得多。


小摩表示,考慮到近期走勢的規模和股票倉位的極端情況,預計股市將出現下跌,這很可能是由前十名的股票的疲軟推動的。


高盛董事總經理Scott Rubner認為,美國股市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問題,二月的門檻太高,即槓桿水平升高、期貨頭寸緊張以及流動性下降。Rubner表示,如果市場下跌一點,那就會有更多拋售發生。


由於集中度現象和特斯拉、蘋果股價的相對拉胯,科技巨頭的表現分化加劇,美股的走勢似乎「越漲越窄」。ABC Funds高級投資分析師Brandon Michael表示,「現在只有科技股六姐妹了」。Michael還指出,博通可能會取代特斯拉,因為它是定製晶片領域的領導者,正在推動人工智慧革命。


State Street Markets策略師Anthi Tsouvali表示,「我們漸漸開始看到科技股七姐妹的分歧。誰知道呢?到今年年底,我們可能看到的可能就是科技股四姐妹甚至三姐妹。」Tsouvali稱,科技股七姐妹的光環不會很快隕落,但它們2024年的表現不會像去年那樣好。

標指成分公司盈利情況有所改善,但仍低於歷史均值

在第四季度財報季中期,標准普爾500指數公司相對於盈利預期的整體表現有所改善仍低於預期,盈利超預期的公司比例和超出預期的幅度都低於歷史平均水準,這主要受金融行業公司的拖累。


Factset報告指出,當前已有46%的標指成分公司公佈了最新的季度業績。其中,72%的公司每股收益高於預期,低於5年均值(77%)和10年均值(74%);公司利潤比預期高出2.6%,同樣低於5年均值(8.5%)和10年均值(6.7%)。


但值得註意的是,自1月19日以來,75%的標指成分公司每股收益高於預期,實際收益超出預期7.3%。此外,截至當前的綜合獲利增長達到1.6%,而上週為-1.4%,上一季度為1.5%。


分行業看,11個行業中油7個行業獲利年增,通訊服務、非必需消費品、公用事業和資訊科技產業領先;4個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即能源、材料、醫療保健和金融。

【標普500公司各行業Q4盈利與預期對比,來源:Factset】

本週財經前瞻

本週(2月5日~2月9日),在數據方面,投資者可關註週一美國Markit PMI、週三美國貿易帳數據和週四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數據。


事件方面,除了週一已經公佈的聯準會鮑威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訪談,週三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週四和週五里奇蒙德聯儲主席巴爾也將發表講話。


美股財報方面,財報季過半之際,本週可關註週一麥當勞、Palantir,週二禮來、Spotify、福特汽車、豐田汽車、Snap、瑞銀,週三阿里巴巴、Uber、Roblox、迪士尼、Paypal,週四阿斯利康、本田汽車、Affirm Holdings、Illumina、Cloudflare,週五百事可樂等將發佈最新財報。


港股財報方面,週二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將發佈業績。


此外,農曆新年將至,週五A股休市,A股2月9日至2月18日休市;港股2月9日僅進行早盤交易,港股2月10日至2月13日休市;台灣股票市場於2月8日至14日休市。

【Mitrade觀點】降息不必急,財報季仍有機會

聯準會降息方面,Mitrade分析師此前多次提到,與市場極其樂觀的降息預期相比,聯準會提前降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強。當前的經濟背景支持在更長時間內採取更謹慎的觀望態度:通膨放緩但回升風險持續發酵、經濟強勁無需降息來作依託、企業盈利堅挺且風險偏好上升支撐股價表現。


美股方面,在情緒面和基本面的順風下,股票走勢與利率的傳統負相關關係對股價的作用甚微。在財報季中期,強勁的業績表現充當股價的重要推動力,財報和財測喜人的公司的股價將擁有較大的彈性。


但仍需註意的是,核心科技股的財報披露基本告一段落,出於美股集中度的考慮,大權重科技公司的股價波動仍然對大盤和其他股票有著風向標的指引作用。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特朗普語出驚人!或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 效率部應調查馬斯克 特斯拉大跌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週二(7月1日)表示,可能會考慮驅逐南非出生的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並派遣政府效率部(DOGE)對這位科技巨頭進行調查,以審查政府向馬斯克的公司發放的補貼。
作者  FX168
3 小時前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週二(7月1日)表示,可能會考慮驅逐南非出生的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並派遣政府效率部(DOGE)對這位科技巨頭進行調查,以審查政府向馬斯克的公司發放的補貼。
placeholder
逢七必漲!美股會打破「7月上漲魔咒」嗎?7月是美股表現最強的月份之一,標普500平均報酬率為3.35%。
作者  Alison Ho
19 小時前
7月是美股表現最強的月份之一,標普500平均報酬率為3.35%。
placeholder
「巴菲特溢價」正在消退!波克夏Q2輸給標普500 股神將「晚節不保」?TradingKey - 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第二季以來的表現令人失望,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跑輸標普500指數。美東時間6月30日,上半年的最後交易日,美股全面收漲,其中標普500指數漲0.52%至6205點,並創下收盤價新高。波克夏則黯然失色,其中A類股(BRK.A)下跌0.3%,收在728800美元,B類股(BRK.B)漲0.02%至485.77美元,二者當日表現均遜於標
作者  TradingKey
20 小時前
TradingKey - 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第二季以來的表現令人失望,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跑輸標普500指數。美東時間6月30日,上半年的最後交易日,美股全面收漲,其中標普500指數漲0.52%至6205點,並創下收盤價新高。波克夏則黯然失色,其中A類股(BRK.A)下跌0.3%,收在728800美元,B類股(BRK.B)漲0.02%至485.77美元,二者當日表現均遜於標
placeholder
Circle走勢乏力!摩根大通降評至“減持”,預測價格將狂跌至80美元TradingKey - Circle股價走勢疲軟,華爾街分析師對其未來表現看法不一。美東時間週一,全球第二大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 (CRCL) 股價低迷不振,上漲0.48%,報180.43美元。6月23日,Circle股價飆漲至298美元,至今累計回調近40%。【Circle一小時價格走勢圖,來源:TradingView】儘管Circle股價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但是摩根大通分析師
作者  TradingKey
20 小時前
TradingKey - Circle股價走勢疲軟,華爾街分析師對其未來表現看法不一。美東時間週一,全球第二大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 (CRCL) 股價低迷不振,上漲0.48%,報180.43美元。6月23日,Circle股價飆漲至298美元,至今累計回調近40%。【Circle一小時價格走勢圖,來源:TradingView】儘管Circle股價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但是摩根大通分析師
placeholder
人形機器人發展前景如何?哪些人形機器人股最值得關注?TradingKey - 錯過了AI硬體領域的輝達,又無法跟上AI軟體領域的Palantir,要繼續搭上AI東風,被稱為「AI最佳載體」之一的人形機器人可能會是下一個爆發賽道。幾乎所有人都在說,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OpenAI開發的ChatGPT讓人工智能在生成式AI,或基於文字的單模態領域展現了實力,人類也正在探索融合文字、圖像、音訊、視訊、或運動等感官輸入的多模態AI的應用空間
作者  TradingKey
20 小時前
TradingKey - 錯過了AI硬體領域的輝達,又無法跟上AI軟體領域的Palantir,要繼續搭上AI東風,被稱為「AI最佳載體」之一的人形機器人可能會是下一個爆發賽道。幾乎所有人都在說,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OpenAI開發的ChatGPT讓人工智能在生成式AI,或基於文字的單模態領域展現了實力,人類也正在探索融合文字、圖像、音訊、視訊、或運動等感官輸入的多模態AI的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