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科技企業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近期,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宣布,戴爾科技和超微電腦(SMCI)將為他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xAI打造超級電腦所需的伺服器機架,此舉無疑為業已激烈的AI戰場再添一位重量級選手,直接對Google與OpenAI的霸主地位發起挑戰。
xAI是馬斯克於去年7月在美國內華達州成立的人工智慧公司。建構xAI的目標,是要專注於回答更深層的科學問題,期望未來可以用AI去幫助人們去解決複雜的科學和數學問題並且「理解」宇宙。在當年11月,xAI推出了千億參數等級的聊天機器人Grok。根據媒體介紹,Grok能回答被大多數其他AI系統拒絕的辛辣問題。如今,Grok已經進化到1.5版本,能夠進行長語境理解和高級推理。
今年5月,xAI完成60億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總估值達約240億美元。此輪融資的資金將用於xAI的首批產品的市場推廣、建構先進的基礎設施以及加速未來技術的研發。馬斯克也規劃了一座xAI「算力超級工廠」來支持下一代Grok大模型。馬斯克在4月曾表示,Grok 2.0目前處於開發階段,正在使用2萬塊英偉達H100 GPU進行訓練,並預計Grok 3.0對GPU的需求將達到10萬塊。這台超級電腦引擎預計在2025年秋季前投入運作。
自OpenAI的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大語言模型的邊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拓展,從基礎的問答交互,逐步邁向擁有自主記憶、邏輯推理、戰略規劃乃至執行能力的全能AI Agent。同時,以Llama為代表的高效能開源大模型不斷湧現,引領許多新創公司踏上基於開源框架的二次創新之旅。在應用層面,儘管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助理用戶成長步入穩定期,但其在蘋果生態的新篇章仍令人充滿期待。同時,微軟的Github Copilot與Office Copilot正引領程式設計與辦公室效率革命,其大規模應用的前景被市場廣泛看好。
另一方面,低門檻、親民化的小模型研發亦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它們巧妙地融入手機等智能終端,用戶僅需輕點App、小程序或智能語音助手,即可輕鬆召喚大模型的強大能力,完成多樣化的任務與服務。從銀髮族關懷到娛樂遊戲,從藝術創作到教育領域,從醫療健康到金融服務,乃至製造業、直播電商、辦公消費等多個垂直領域,國內大模型的應用探索正如火如荼,不斷挖掘並滿足著社會多元化的需求。
然而,由於目前大模型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導致的價格戰正在激烈上演,並深刻影響產業的格局和發展方向。部分企業轉而採取成本壓縮與價格戰策略,以爭取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這並不可持續。只有透過顛覆性創新,方能突破價格戰的困境,實現永續發展。
目前,各家大模型的發展策略各具特色,有的聚焦於個人化與客製化服務,有的則強調安全性與隱私保護,還有的深耕垂直領域的應用拓展。如何最大化地發揮大模型的潛力與價值,走出內卷,是整個產業共同面臨的深刻課題,值得每位參與者深思與探索。
歡迎與我們分享您在業務上的挑戰:https://go.factset.com/zh/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