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創新高!美股未來走勢將如何?【每周更新】

市場回顧
上周(6/12-/6/16),全球市場普漲。標普500指數漲2.6%,納斯達克100指數漲3.8%,道瓊斯指數漲1.2%。日股再創新高,日經225指數漲4.5%。
【圖源:MacroMicro 日期2023/6/12-2023/6/16】
【圖源:MacroMicro 日期2023/1/1-2023/6/16】
1. 聯準會如期跳過6月加息,但7月大概率再加息
美東時間6月14日,聯準會FOMC會後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0%至5.25%不變,符合預期。不過此次會議更新的點陣圖大幅上調,暗示今年可能還會有兩次加息,超出了市場預期。
【圖源:聯準會經濟報告 2023利率中值提高50個基點】
鮑威爾提到,聯準會的貨幣緊縮分為三個維度——加息的速度、高度與利率在高位停留的時間長度。加息的速度與高度是兩碼事,放緩加息不代表不再加息,而是為了看的更清楚,從而做出更精准的決策。
會後,市場對7月加息的預期大幅度提升,根據CME FedWatch數據顯示,目前7月加息的概率已達71.9%。
【圖源:CME】
Mitrade分析師:
在經濟和通膨中,聯準會還是會先選擇控制通膨。目前美國通膨雖然處於下行通道,但核心通膨仍舊居高不下,支持聯準會進一步加息。
根據6月13日美國勞工局數據顯示,美國5月CPI同比上升4%,低於市場預期,核心CPI同比上升5.3%,略超預期。
【圖源:MacroMicro】
2. 全球股市創新高,美股未來走勢如何?
上周,全球股市迎來兩個多月表現最好的一周。標普500指數創自2021年11月以來最長連漲,歐洲、亞洲股市普遍上漲,日經225指數更是大漲4.5%,再創新高。
【圖源:TradingView MSCI全球指数連續上漲】
根據Lipper數據,在截至6月14日的一周內,投資者向全球股票基金凈投入了161.8億美元,幾乎抵消了前一周176.9億美元的凈拋售。其中,美國股票基金凈流入188.5億美元,亞洲股票基金凈流入7.23億美元。
投資者爭相追漲,難道牛市到了嗎?
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這并不是美股新一輪牛市的開始。目前的市場看起來更像2000年或2008年,在大跌之前有一波大漲。
而花旗集團Beata Manthey等策略師表示,美國市場的表現可能繼續優於歐洲股市,盡管此次反彈由相對較少的股票帶動。
Mitrade分析師:
隨著投資者追漲,股市逐漸出現泡沫。但散戶投資者情緒仍在上升中,短期內股市可以保持高位。
長期看,股市下跌風險加大。目前市場對聯準會的加息進程仍未充分定價,再次進入了降息和退出QT的預期,這也是市場估值提振的原因之一。一旦鷹派超預期,市場將面臨下跌風險。
3. 美5月零售環比高於預期,經濟還會衰退嗎?
6月15日,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5月零售銷售意外增長,環比上升0.3%,好於預期。剔除汽車和汽油的核心零售環比為增0.4%,高於預期的0.2%。
得益於就業市場仍然有活力、以及信用卡債務激增,美國人在物價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仍在繼續消費。
市場開始預測美國經濟即使在高利率環境下依舊能夠保持韌性,進而實現軟著陸,衰退的預期也在消減。其中最大的支撐,就是水平相對偏高的超額儲蓄和較為健康的居民資產負債表。
雖然目前美國居民超額儲蓄下降速度較快,但仍有近1萬億美元的余額,按照疫情前的消費和收入增長趨勢推斷,這一部分的超額儲蓄可以使用至明年5月前後。
Mitrade分析師: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聯準會一共進行了8個緊縮周期,其中有6個緊縮周期結束後,均出現了衰退。從簡單的機率就可以看出,軟著陸本身就是小機率事件。
【圖源:MacroMicro 美國加息多以“硬著陸”收尾】
在每一次的硬著陸前,市場都會出現反彈。直到軟著陸的幻想破滅,前面吃進去的全都吐了出來。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