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幣圈又崩了!以太坊慘跌9%,400億美元巨鯨「逃離」比特幣——誰在接盤?
- 【今日市場前瞻】「小非農」駕到!幣圈慘遭血洗
- 金價預測:黃金/美元維持在4000美元以下,因為美聯儲的鷹派言論提振了美元
- 11月10日財經早餐:美政府停擺或迎轉機!美元三連跌、納指險失23000點、黃金觸及4000
- 黃金在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擔憂加劇中小幅上漲
- 【今日市場前瞻】黃金價格重回4000美元,英國央行利率決議來襲

投資慧眼Insights - 立即掌握全球市場動態,盡在投資慧眼財經早餐!
美國政府關門踏入第41日,參議院此前通過臨時預算法案的程式性表決,為法案在正式表決中過關鋪路。需留意的是,該法案其後仍需在獲得眾議院批准並提交川普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由於參議院正在推進可能耗時的程式,美國政府停有望本週末重啟。
儘管政府停擺並未真正結束,但市場風險情緒明顯回升,VIX恐慌指數跌7.76%,黃金大漲近3%一舉收復4100美元,美元終結連續三日下跌,比特幣漲1.42%。市場焦點轉向聯准會後續貨幣政策上,隨著美國各項數據恢復發布,聯准會貨幣政策仍將在勞動力市場與通脹間尋求平衡。但當前聯准會內部分歧巨大,MOVE指數於過去八日中錄得七日上漲。
美股三大指數全線走高,道指漲0.81%,報47368.63點;納指漲2.27%,報23527.17點;標普500指數漲1.54%,報6832.43點。中國金龍指數急漲2.25%,報8238點。歐股全線向上,英、法及德股份別漲1.08%、1.32%及1.65%。熱門股方面,大型科技股普漲,輝達收漲5.8%,創4月份以來最大單日漲幅。AMD漲超4%,穀歌、特斯拉漲超3%。
宏觀要聞
美眾院議長:冀週三就結束停擺方案進行投票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表示,希望最早週三就參議院提出結束聯邦政府停擺的方案進行投票。稱參議院的投票為政府重新開門創造了條件,他已通知眾議院所有議員返回華盛頓,認為法案能夠獲得通過,並最終送交總統川普簽署。
美國參議院周日晚間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通過臨時預算法案的程式性表決,為法案在正式表決中過關鋪路,標誌著撥款法案的通過邁出重要一步。參議院目前仍不能確定週一能否就法案進行正式表決,如果法案獲通過,將送交眾議院批准,並提交由川普簽署後才正式生效。
參議院規則規定,在議員們投票決定是否推進立法程式之前,必須在議事廳經過30小時的「辯論結束後」時間。之後,參議員還需要四次投票才能通過法案,以重新開放政府並將其送交眾議院批准,並提交總統川普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
官方數據被政府停擺所阻礙,替代性價格指標顯示通脹壓力得到緩解
美國週四(11月13日)能否如期公佈消費物價指數(CPI)還要視乎停擺何時結束。美國價格統計組織OpenBrand價格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耐用品和個人用品的通脹在十月份出現了三個月以來的首次減速。該組織對大件商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價格的衡量指標,上個月上漲了0.22%,低於九月份0.48%的增幅。OpenBrand每天追蹤來自線上市場、零售網站和實體店列表的價格,它表示除通訊設備外,所有類別的價格增長均有所放緩。
道富銀行宏觀戰略主管Michael Metcalfe表示,隨著我們進入季節性打折季,這仍然需要仔細監測,但就目前而言,通脹仍然堅挺,但並不令人恐慌。這些結果表明,隨著厭倦通脹的消費者變得更加注重成本,商家正在限制價格上漲以確保市場份額。這些數據還表明,關稅對近幾個月的消費者價格產生了不均衡的影響,而並非持續累積的價格壓力。由於聯邦政府創紀錄的停擺推遲了官方報告的發佈,替代性經濟數據正受到關注。
聯准會米蘭:堅持減息路徑是正確之舉
川普支持的聯准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表示,聯准會的降息速度應該比以往每次降低25基點的步伐更加快。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率更加接近2%的目標,現在看來,12月降息50基點是合適的行動,至少也要降息25基點。
米蘭說,川普政府關門不會影響他對美國經濟的看法,9月以來的經濟數據都指向降息這個方向,當局堅持降息路徑是正確之舉,以遏制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疲弱。
與之相對的是,聯准會穆薩萊姆敦促謹慎降息,預計美國經濟將在明年年初強勁反彈,這凸顯了官員們需要謹慎對待額外的降息。穆薩萊姆相信進一步降息的空間有限,否則貨幣政策將變得過度寬鬆。在今年已兩次降低利率之後,美聯儲官員對於還需要降息多少存在分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個月表示,十二月降息並非是板上釘釘的事。自央行十月會議以來發言的幾位官員也推動十二月暫停降息,強調需要遏制高於目標的通脹。
聯准會戴利:需要對進一步降息持開放態度
美國三藩市聯儲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表示,就業市場增長放緩可能更多是由於勞動力需求疲弱,而非移民政策收緊導致的供給減少,這對於聯准會關於進一步降息的討論至關重要,政策制定者需要對進一步降息保持開放態度。
戴利週一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薪資增長放緩意味著每月就業增長下降,表明企業需要的員工人數減少,而不僅僅是因為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收緊導致招聘困難。美國每月就業增成長數字從去年的約15萬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約5萬個。
戴利並未暗示她是否支持聯准會在12月會議上再次降息,但她關於勞動力市場的結論對這場辯論至關重要。戴利亦認為,關稅對價格的影響並未導致更廣泛、更持續的通脹動態。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關稅的影響主要局限於商品,幾乎沒有溢出效應。
高盛:美國投資者湧入日本股市 參與度3年最高水準
高盛表示,被日本股市相對於美國股市的高回報吸引,美國投資者正愈來愈多地購買日股,且專注於科技和人工智慧(AI)板塊。
外電引述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師Bruce Kirk表示,目前美國資金流入的增長速度是自安倍經濟學政策實施以來最快的,美國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積極參與度已達到2022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美國資金的流入反映今年以來日本股市以美元計算的強勁表現。日圓上漲2.5%以及首相高市早苗支持刺激的政策重振了樂觀情緒,都對日本股市起到推動作用。今年以來,日經225指數按美元計已上漲約30%,遠遠超過標普500指數14%的漲幅。
Bruce Kirk表示,美資參與度提高且往往傾向於科技和AI相關主題,意義重大。由於全球投資者持有的日本股票淨頭寸與實施安倍經濟學時期的峰值相比仍然較低,因此外資流入仍有進一步增長的潛力,這就為進一步買入留出空間。他表示,全球投資者持續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可能會維持這一趨勢。
瑞銀料標指明年見7500點
外電報道,瑞銀集團策略師Bhanu Baweja及其團隊預期,在盈利增長強勁之際,標普500指數將於明年達到7500點,較目前水準有11%的上漲空間。
瑞銀預計,即使盈利預期和估值處於40年高位,盈利增長將從明年第二季開始擴大並變強。而從第一季末開始,這波漲勢將擴大到質量較低的週期性股票。
瑞銀認為,標普500指數的上漲主要將由約14%的盈利增長所驅動,其中近一半來自科技公司,估值預計將只會帶來小幅負面影響。
該行又稱,歐洲和新興市場股票將帶來約8%的回報率,略遜於美股表現。
一些華爾街策略師表示,2026年強勁的企業盈利將推動美股上漲,圍繞利率前景不確定性的風險經證明只是短期干擾。摩根士丹利的Michael Wilson表示,有“明顯跡象”表明企業盈利正在恢復,美國企業正享有更強的定價能力。Wilson在報告中寫道,“儘管美聯儲的指引和政府停擺令近期的價格走勢承壓,但這些只是暫時的阻力,2026年盈利增長將推動美股表現強勁。
市場行情
美股:美股全線上漲,道指漲0.81%;標指漲1.54%;納指漲2.27%。
歐股:歐洲股市全線上漲,德國DAX 30指數漲1.65%。法國CAC 40指數漲1.32%。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08%。
債市:美國十年期基準公債殖利率約4.12%,較上一個交易日漲3個基點。
商品:黃金漲2.88%,報4115美元/盎司。WTI原油漲0.35%,報60.05美元/桶。
外匯:美元指數漲0.07%,報99.62。美元/日圓漲0.46%,歐元/美元跌0.08%。
加密貨幣:比特幣24小時內漲1.21%,目前報105972美元。以太幣24小時內跌0.46%,目前報3566.5美元。
港股:恒指夜市期指收報26643點,跌51點,較昨日恒指收市26649點,低水6點,成交13851張。國指夜市期指收報9441點,較昨日國指收市低水2點。
全球公司要聞
西方石油公司受惠於產量提升,上季盈利勝預期
西方石油公司公佈第三季經調整後每股盈利為64美仙,高於市場預期的52美仙。季內平均日產量為146萬桶油當量,高於去年同期的141萬桶。公司預計本季產量將在每日144萬桶至148萬桶油當量之間,相較於市場預期的每日144萬桶。
富國銀行:特斯拉10月銷量各地均大幅下滑
富國銀行在研報中指出,初步估算顯示,特斯拉10月份交付量或同比下降23%。該報告分析了主要市場,基於來自美國、歐盟、韓國和中國的可得數據。分析師Colin Langan在致客戶的報告中寫道,各地銷量均出現大幅下滑——不僅僅是在美國——交付數據明顯疲軟。進入第四季度時預計出現的銷量下滑可能反映出《降低通脹法》(IRA)影響(美國電車補貼)的終結,以及海外市場競爭加劇。
CoreWeave第三季度虧損收窄,營收高於預期
AI基礎設施供應商CoreWeave公佈,第三季度淨虧損按年收窄至1.1億美元,每股虧損0.22美元,營收按年飆升134%至13.6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2.9億美元。公司指,積壓訂單金額為556億美元,已簽約電力容量為2.9吉瓦,高於6月底的2.2吉瓦。
今日重要事件
日本9月貿易帳
英國9月三個月ILO失業率
英國10月失業率
英國10月失業金申請人數
歐元區11月ZEW經濟景氣指數
美國10月NFIB小型企業信心指數
閱讀更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