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AI與散熱快車!漢磊成SiC概念新龍頭,暴漲背後是機會還是風險?

投資慧眼Insights-
如果你最近有在關注半導體板塊,很難不注意到漢磊(3707)的瘋狂走勢。這檔股票在8日盤中再度鎖死漲停,衝上57.7元,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近四個交易日竟有三日漲停,月內漲幅已超過25%,成為市場最炙手可熱的焦點。
市場沸騰的背後,是一則技術新聞的催化:漢磊宣布其碳化矽(SiC)第四代MOSFET製程平台(G4)實現突破。該公司總經理劉燦文表示,該技術不僅在晶片尺寸上縮小了20%,導通電阻也降低了20%,已達到「國際大廠水準」。再加上市場傳聞AI巨頭英偉達可能在新一代GPU中採用SiC材料,漢磊作為潛在供應鏈成員,瞬間點燃市場熱情,吸引外資與自營商聯手買進,推動股價站上所有均線。
然而,科技的狂歡也招來了投機者的目光。就在股價連續拉出兩根漲停後,上週五(5日)行情上演驚人反轉:早盤股價一度沖高至56.5元、大漲4.24%,卻隨即遭到狙擊翻黑,終場反而下跌3.14%,收在52.5元。更值得注意的是,當日現股當衝成交量高達50,285張,當衝比率突破71%——這意味著大多數交易者都在進行短線博弈,股價已然成為投機籌碼。
然而,在科技光環的背後,漢磊的經營現實卻不那麼耀眼。翻開財報,公司已連續七季虧損,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1.02元。雖然7月營收略為回升,但累計前七個月仍較去年同期下滑7.9%。這意味著,目前的股價狂歡更多是基於「故事」而非「業績」。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漢磊的SiC故事固然動人,但面對基本面與股價的嚴重背離,仍需保持一份清醒。技術突破需要時間轉化為業績,而短線資金的狂歡往往來去匆匆。在追逐熱點的同時,切勿忽視背後的風險——畢竟,大多數狂歡的結局,都是一地雞毛。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