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壽出售案報喜!中信金結盟外資搶親 股價強攻漲停鎖死

投資慧眼Insights-三商壽被傳已由中信金控與2家外資金融機構聯合「搶親」,早盤股價直衝漲停!
三商美邦人壽(2867)出售案傳來新進展,市場消息指出,公司採取的「邀請制」洽購意向首輪邀約已在8月底截止,並由中信金控與2家外資金融機構脫穎而出,成功取得優先洽談資格。此一消息激勵三商壽今(1)日股價表現強勁,早盤即攻上漲停板,上漲0.55元,報6.11元,委買張數超過3.2萬張,成交張數約1.8萬張,成為今日盤中焦點。
回顧近期表現,三商壽股價因出售事宜不明朗而相對低迷,近5個交易日跌幅達5.12%,落後大盤加權指數的1.97%漲幅。然而,隨著出售案進度明朗化,市場信心迅速回溫,帶動股價強勢反彈。
成立已32年的三商美邦人壽,今年上半年因美元匯率急速貶值,不僅產生匯兌損失,美元資產評價也出現減損,導致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不足支應。雖然公司已申請金管會提供的暫行措施,但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為154.27%,淨值比為2.31%,仍未符合法定標準。這些財務挑戰成為公司決定出售的主要背景。
此次出售有別於過往壽險公司的公開招親模式,改採「邀請制」進行。有意參與的業者須在9月前遞交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書,才能進入首輪比價。市場原先傳出有中信金控、富邦金控、玉山金控及南山人壽等四家業者入圍,但最新進展顯示,首輪由中信金與2家外資機構取得領先地位。
從財務數據來看,三商壽2025年第二季自結財報顯示,總資產達新台幣1.55兆元,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為189.7億元。儘管每股淨值為5.43元,股價淨值比僅1.02倍,但業內人士分析,壽險公司併購不能單看淨值比出價,關鍵在於帳上資產是否乾淨、是否有踩雷,以及未來增資需求有多大。
三商壽的資本適足率確實令人憂心。去年底RBC僅136%,顯著低於200%的法定門檻,被金管會打入「資本顯著不足」區間。公司原本預計發行次順位公司債200億元,最終僅募得25億元,短缺175億元。今年上半年三商壽RBC仍未達標,加上明年須接軌IFRS17會計準則,未來增資壓力不小。
監管壓力也是推動出售案的重要因素。金管會於7月底正式開罰,包括董事長減薪3成、限制不動產新增投資,並要求一個月內提出具體改善計畫。這些措施被市場視為促使出售加速的關鍵。
面對挑戰,三商美邦人壽此前在聲明中強調營運一切正常,保戶及員工權益均不受影響。公司持續深化「穩健財務、專精通路、數位轉型、擦亮品牌、贏得客戶」五大策略,並將厚實資本列為首要目標。今年以來,公司已完成46.4億元次順位債發行,董事會也通過現金增資2億股,預計9月底完成。
從業務面觀察,三商壽仍具市場地位,總資產規模達1.55兆元,業務員登錄人數9435人,在業界排名第六。若能順利引入策略投資人,不僅可強化資本結構,更有機會帶來新觀念與經營綜效,為客戶及投資人注入更多信心。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