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金孫」達明機器人將上市!林百里三代心血聯手輝達 攻AI人形機器人

投資慧眼Insights-
廣達集團子公司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股票代號:4585)預定今年9月正式上市交易。此舉標誌著廣達集團自1999年廣達上市、2002年廣明掛牌後,時隔二十餘年再次有旗下公司進入資本市場。
在近日舉行的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上,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達明機器人的上市是集團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他提到,達明從傳統工業機器人起步,現已發展為全球前三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累計出貨量超過1.8萬台,其中約2,000台應用於廣達自有工廠。
技術定位與市場佈局
達明機器人宣稱其是全球少數同時整合協作機器人、視覺與AI技術的廠商之一。公司方面表示,其產品能夠內嵌GPU,這項技術特性使其與輝達(NVIDIA)建立了合作關係。最新推出的首款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即搭載了輝達Jetson Orin平台。
公司管理階層指出,人形機器人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在工業場景的應用範圍較為有限。達明計劃在明年與合作夥伴進行場地驗證,並尋求與國內研發機構的合作機會。
產業競爭與挑戰
達明機器人董事長何世池承認,隨著汽車製造商和手機廠商等各類企業紛紛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市場競爭正在加劇。他表示,達明出身IT產業,相較於傳統機電背景的機器人企業,在開發速度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面臨如何維持技術領先的壓力。
根據業界觀察,台灣機器人產業多以代理商和貼牌模式為主,像達明這樣堅持自主研發的企業較為少見。這種模式雖然帶來了技術掌控優勢,但也意味著需要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資源。
未來展望
林百里對達明現階段的發展給了80分的評價,認為公司在營收規模上仍有成長空間。他指出,機器人產業技術門檻高,發展難度高,達明經過十年發展才能達到上市階段已屬不易。
隨著全球智慧製造浪潮的推進,協作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將持續成長。達明機器人的上市和與輝達的合作,將為其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援。不過,最終市場表現如何,還需看其技術產品的實際競爭力與市場接受度。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