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透視】京東的陽謀:用外賣撬動電商

來源 財華社

11月13日,四處「攪局」的京東(09618.HK)交出2025年第三季度成績單。整體來看,京東本期收入穩步增長,利潤大幅下滑,背後是公司對新業務尤其是外賣領域的大舉投入。

報告期内,京東實現收入約2991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約14.9%,再度超出市場預期;然而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僅約為5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約55%,主要受外賣等新業務巨額投入拖累。

資本市場對這份成績單反應消極。11月14日,京東H股股價下跌6.03%,創8月底以來新低;京東物流(02618.HK)跟跌3.88%,唯京東健康(06618.HK)逆勢上漲6.59%。美東時間週四,京東美股收跌1.73%。

活躍用戶破7億,各大支出明顯增長

自今年2月正式進軍外賣市場以來,京東以雄厚資本實力與美團(03690.HK)、阿里(09988.HK)展開一場「白刃戰」。

這場豪賭給京東帶來雙重效應:平台用戶規模顯著擴大,但支出壓力同步激增。

京東用戶規模與活躍度持續攀升,年度活躍用戶數於10月突破7億大關,創歷史新高。在互聯網流量見頂的當下,京東通過補貼策略實現強勁的「虹吸」效應。作為對比,截至二季度末,美團App月活用戶剛突破5億。

用戶粘性也進一步增強。京東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平台用戶購物頻率連續兩個季度保持超40%的同比增長。

伴隨新業務擴張,京東各項開支顯著增加。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的營業成本、履約開支、營銷開支、研發開支及一般行政開支的增幅均超過營收增速。其中,與外賣業務緊密相關的履約開支約為220億元,同比大增35.2%;營銷開支更是猛增110.5%至約211億元,主要源於新業務推廣投入。


各項開支攀升導致京東第三季度經營利潤由盈轉虧,錄得經營損失約11億元,而去年同期經營利潤約為120億元。

不過京東在財報中強調,第三季度整體投入已實現環比收窄,主要得益於外賣業務運營效率提升及在行業競爭中保持理性,單均損益水平正逐步改善。

零售主業表現穩健,收入利潤雙增長

作為京東長期以來的「現金奶牛」,零售業務本季度表現亮眼,成為公司雙位數增長的核心支柱。

報告期内,京東零售收入達約2506億元,同比增長11.4%;經營利潤約14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6億元增長近30%。

其中,日用百貨品類與廣告服務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幅分别達18.8%和23.7%。這一增速甚至超過了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拼多多(PDD.US)——其二季度在線市場服務及其他營收同比增長13%,交易服務收入僅微增1%。

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退坡及消費需求疲軟影響,京東的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增速放緩,同比增幅僅為4.9%,較上季度20.5%的增幅明顯失速。


京東CEO許冉在財報中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在家電和3C品類持續保持市場份額的提升。」

物流板塊方面,京東物流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實現收入約551億元,同比增長24.1%;經營利潤約13億元,同比下降近40%。披露業績當日,京東物流宣佈換帥:胡偉辭任CEO,由王振輝接任,即日生效。

新業務虧損近160億,戰略佈局意圖明顯

京東今年大舉進軍外賣市場,殺入美團腹地。此舉背後是京東的兩大戰略考量:一是改變消費者「只有買家電才上京東」的固有認知,提升平台活躍度;二是盤活其龐大的物流和倉儲等存量資源,通過業務拓展完善生態佈局。

目前,京東正採取「以投入換規模」的策略,將外賣等新業務深度整合到其「零售+物流+服務」生態體繫中,目標是通過高頻服務帶動用戶復購,最終構建可持續的長期競爭優勢。

京東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強調:「外賣業務不僅保持了高位用戶復購率,還顯著提升了核心用戶的活躍度與購物頻次,同時有效吸引了大量新增用戶。」「在跨品類消費方面,外賣用戶的跨品類購物意願持續增強,不僅有效吸引新用戶,更顯著提升了存量用戶的購物頻次。」

京東在外賣領域進展迅猛:618期間日單量突破2500萬單,入駐優質商家超150萬家,截至二季度末的全職騎手規模已突破15萬人。顯而易見,外賣業務正逐漸成為京東零售生態的「超級流量引擎」。

收入層面,以外賣為代表的新業務表現亮眼,第三季度實現收入約156億元,同比飙升213.7%。但由於規模效應尚未完全顯現,營業成本和經營費用高企,導致新業務經營虧損達約157億元,成為京東三季度利潤腰斬的主因。

京東能否再登「港股百強」榜單?

京東集團深耕的「零售+物流+服務」生態賽道近年來穩定增長,成長空間廣闊。作為兼具規模優勢與創新活力的科技零售龍頭,京東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在此背景下,始終聚焦「高質量成長與生態創新」的「港股100強」評選,積極順應產業變革趨勢。創立十餘年來,榜單持續優化結構、增設細分板塊,力求更全面、及時地捕捉港股市場中的產業新趨勢與企業新價值。

目前第十二屆「港股100強」評選已正式啓動,候選篩選工作有序推進,並計劃增設多個細分榜單,重點關注新零售、新消費、科技服務等前沿領域,深度契合當前消費升級與產業數字化浪潮。

作為生態零售與即時零售賽道的核心引領者,京東集團能否憑借新業務突破與生態協同優勢再創榜單佳績?這一懸念值得資本市場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11月14日財經早餐:美股「跳水」,黃金急跌100美元、美元創兩周新低,比特幣跌穿10萬!川普簽署眾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正式結束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局部停擺。但官方暫時未能立即公佈10月就業數據,且不會獲得失業率數字,週五亦未能如期公佈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報告。 加之一眾聯准會官員暗示貨幣政策仍需保持緊縮以抑制通脹,投資者重新衡量聯准會12月降息25基點機會降至稍低於50%,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至4.11%,拖累黃金自日內高位4245美元大幅下挫100美元至4145美元,美元指數一度跌穿99.0,創兩周新低。比特幣一度擊穿10萬關口,以太坊重挫5.4%。
作者  Insights
12 小時前
川普簽署眾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正式結束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局部停擺。但官方暫時未能立即公佈10月就業數據,且不會獲得失業率數字,週五亦未能如期公佈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報告。 加之一眾聯准會官員暗示貨幣政策仍需保持緊縮以抑制通脹,投資者重新衡量聯准會12月降息25基點機會降至稍低於50%,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至4.11%,拖累黃金自日內高位4245美元大幅下挫100美元至4145美元,美元指數一度跌穿99.0,創兩周新低。比特幣一度擊穿10萬關口,以太坊重挫5.4%。
placeholder
黃金突然猛跌的原因在這!美聯儲降息前景大變臉 金價重挫近24美元現貨黃金週四收盤大幅下挫,脫離盤中稍早觸及的三週高點,美國政府歷經史上最久關門後終於恢復運作,金融市場普遍遭遇拋售壓力。
作者  FX168
11 小時前
現貨黃金週四收盤大幅下挫,脫離盤中稍早觸及的三週高點,美國政府歷經史上最久關門後終於恢復運作,金融市場普遍遭遇拋售壓力。
placeholder
台積電成外資流出重災區,獨扛半數跌點,台股暴跌逾五百點台股今日遭遇猛烈賣壓,加權指數開低走低,早盤一度重挫逾520點至27,383點,跌破月線支撐。此波跌勢主要受電子權值股全面下殺拖累,其中台積電單一檔即貢獻近半跌點,市場解讀為外資全面撤退訊號。
作者  Tony Chou
10 小時前
台股今日遭遇猛烈賣壓,加權指數開低走低,早盤一度重挫逾520點至27,383點,跌破月線支撐。此波跌勢主要受電子權值股全面下殺拖累,其中台積電單一檔即貢獻近半跌點,市場解讀為外資全面撤退訊號。
placeholder
美股大跌!科技股短線回調加劇,AI高估值與Fed降息疑慮成市場焦點美股重挫,科技股成為主要砍殺對象。Tesla、Nvidia、Palantir 領跌,美國科技股估值過高與 Fed 降息預期下降,引發市場全面調整。投資人擔心 AI 題材熱潮可能過熱,科技成長股波動放大。分析師建議短線降低科技曝險、關注利率與後續經濟數據,避免高估值風險。
作者  Mitrade 分析師
9 小時前
美股重挫,科技股成為主要砍殺對象。Tesla、Nvidia、Palantir 領跌,美國科技股估值過高與 Fed 降息預期下降,引發市場全面調整。投資人擔心 AI 題材熱潮可能過熱,科技成長股波動放大。分析師建議短線降低科技曝險、關注利率與後續經濟數據,避免高估值風險。
placeholder
極度看跌階段!比特幣失守10萬後進一步承壓,所有利好催化劑都用完了?週五(11月14日)進入亞市,比特幣在連續三日重挫失守10萬關口後,目前進一步下滑至9.76萬美元附近,以太坊則下跌測試3100支撐位。本月,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貨幣大幅下跌,而黃金和白銀則持續走強。
作者  FX168
7 小時前
週五(11月14日)進入亞市,比特幣在連續三日重挫失守10萬關口後,目前進一步下滑至9.76萬美元附近,以太坊則下跌測試3100支撐位。本月,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貨幣大幅下跌,而黃金和白銀則持續走強。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