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王」晉升A股「股王」!寒武紀股價超茅台 高盛看漲的1835元或無壓力

來源 Tradingkey

TradingKey - 8月27日,寒武紀盤中一度漲近10%,股價突破1400元,最高漲至1464.98元一舉超越茅台成為A股「股王」,總市值也一度超過6000億元。前一日,該公司發布2025年中報,上半年營業收入年增4,347.82%,達28.81億元;淨利10.38億元,達到轉虧為盈。

該公司股價在8月20日首次突破千元大關,目前已連續第6個交易日維持在千元高點。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高盛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從1,223元調高50%至1,835元,維持「買進」評等。相較26日收盤價1329元,還有38%的上漲空間。

高盛在研報中提到,目前國內的雲端廠商資本開支正在激增,以騰訊為例,該公司在2025年Q2的資本支出較去年同期成長119%。高盛上調了對中國雲端市場的資本支出預測,認為這將直接利好包括寒武紀在內的AI晶片供應商。

從寒武紀揭露的財報來看,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大幅成長,主要得益於雲端產品線高達28.70億元的收入,佔總營收99.6%。雲端產品線主要提供雲端AI晶片、加速卡、訓練整機等,涵蓋模型訓練與推理,順應了當下雲市場的擴張潮,顯示該公司在AI浪潮中找到了精準定位。

在製程方面,該公司表示已掌握7nm等先進製程下進行複雜晶片物理設計的一系列關鍵技術,並已將其成功應用於多款晶片的物理設計中。

大模型方面,該公司進一步擴展了訓練軟體平台對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的支持,新增了對主流強化學習框架和Qwen模型的支持,且其驗證精度和整體性能均達到主流競品同等水平。

同時,本土大模型的迭代也正在適配下一代國產晶片,高盛認為這有助於降低客戶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為寒武紀等本土廠商創造了市場空間,尤其是在關稅不確定性和數據安全擔憂的雙重衝擊下。

在營收雙雙成長的同時,寒武紀仍保持對研發的高強度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發費用4.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1%。高盛在研發中表提到,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投資45億元人民幣,用於AI晶片和軟體研發,這項定向增發方案已獲上交所批准,顯示了公司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也是其堅定看漲寒武紀的原因。

寒武紀股價過熱了嗎

自2024年第四季首次實現單季獲利以來,寒武紀業績高歌猛進,股價也一路狂飆,年初至今漲114%,光是最近5天就成長39%。對此,也有分析認為應留意該公司潛在風險。

作為Fabless模式的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面臨供應鏈穩定性風險。早在2022年,該公司就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了「實體清單」,美國企業需要獲得許可才能向該公司出口技術,另外,某些包含特定美國技術的產品被禁止向該公司出口,或影響公司供應鏈穩定性。

另外,根據財報顯示,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了85.31%的應收帳款和合約資產,顯示對大客戶有較高的依賴程度,或不利於分散風險。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10元搶市!群益00985B短債ETF今起開募 亮點解析?​投資慧眼Insights-短天期債券ETF「00985B 群益ESG投等債0-5」今(25)日以每股新台幣10元的發行價格啟動募集。
作者  投資指南針
8 月 25 日 週一
​投資慧眼Insights-短天期債券ETF「00985B 群益ESG投等債0-5」今(25)日以每股新台幣10元的發行價格啟動募集。
placeholder
植田和男放鷹,日本政局趨穩,日幣要迎來反攻了?本週美日都將公佈通脹數據八月最後一週,市場交易有點清淡,大家這周主要關注的就是美國和日本的通脹數據。週五美國會公佈7月的PCE通脹數據,目前大家普遍預測整體通脹率會保持在2.6%,而核心通脹可能稍微升到2.9%。
作者  財富進化論
昨日 07: 00
八月最後一週,市場交易有點清淡,大家這周主要關注的就是美國和日本的通脹數據。週五美國會公佈7月的PCE通脹數據,目前大家普遍預測整體通脹率會保持在2.6%,而核心通脹可能稍微升到2.9%。
placeholder
輝達財報無驚喜?大摩稱指引或保守,高盛指2025下半年漲幅有限高盛指出,若中國市場業務方面沒有實質進展,股價可能因缺乏催化劑而承壓。
作者  Tony Chou
昨日 07: 29
高盛指出,若中國市場業務方面沒有實質進展,股價可能因缺乏催化劑而承壓。
placeholder
MSCI調整引爆台股尾盤巨量!新增成分股漲跌互見 川湖、潤泰新逆勢下挫​投資慧眼Insights-MSCI最新季度調整於周二盤後正式生效,生效前新增成分股的股價表現不一。
作者  投資指南針
昨日 07: 56
​投資慧眼Insights-MSCI最新季度調整於周二盤後正式生效,生效前新增成分股的股價表現不一。
placeholder
AI 風口下的「慢牛突襲」,台達電股價暴漲背後是機會還是風險?台股今年從四月的調整低谷一路反彈至八月新高,這波 V 型反轉裡,不少個股憑藉題材或業績脫穎而出,台達電的「逆襲」算得上最出人意料的劇本之一。市場上甚至流傳著一個頗有戲謔意味的說法:外資點名兩隻必買股,台達電與台積電,有人誤買了前者,最後收益反倒跑贏了「護國神山」。
作者  投資-槓把子
昨日 08: 59
台股今年從四月的調整低谷一路反彈至八月新高,這波 V 型反轉裡,不少個股憑藉題材或業績脫穎而出,台達電的「逆襲」算得上最出人意料的劇本之一。市場上甚至流傳著一個頗有戲謔意味的說法:外資點名兩隻必買股,台達電與台積電,有人誤買了前者,最後收益反倒跑贏了「護國神山」。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