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百億合約引猜想,AI競賽引爆雲端新戰事?

來源 財華社

據The Information引述兩名了解内情人士的信息,社交平台Facebook的母公司Meta(META.US)谷歌(GOOG.US)達成了持續六年的100億美元雲合約,這項交易將主要涉及Meta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但尚未得到雙方的正式確認。

Meta的雲基建主要使用雲巨頭亞馬遜(AMZN.US)的AWS,但也有使用微軟(MSFT.US)的Azure,如果加入谷歌雲,Meta的基礎設施將集齊三大雲巨頭。

Meta為AI下重本

8月中,Meta的股價創新高,儘管現在已有所回落,其市值仍高達1.86萬億美元,進一步抛離特斯拉(TSLA.US)。這一社交平台的股價表現強勁,或得益於今年以來廣告業務的增長以及市場對其AI巨額投入將產生效益的憧憬。

在7月末的業績發佈會上,Meta管理層強調,基礎設施和人才將是其首要的投資方向。在頗具爭議的重金「挖角」各科技巨頭的頭號研發部門負責人及初創企業創始人,引發矽谷的「搶人大戰」和初創企業中空危機後,Meta近日表示凍結AI部門招聘。

但是,該公司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或不會停,所以傳聞中的與谷歌雲交易應有一定理據。

Meta今年上調了2025年的資本開支預算,從年初時的指引640-720億美元,上調至年中的660-720億美元,相較於2024年的資本開支總額392億美元,增幅在68%以上。該公司預計2026年的資本開支增幅將與今年相若,其中最大的增項來自擴大生成式AI的算力規模,隨著Meta建設訓練算力,明年其在服務器、網絡和數據中心方面的支出將會增加,而這些支出的大部分,或流入到英偉達(NVDA.US)的AI芯片,以及雲巨頭的口袋中。

三大雲巨頭的市場爭奪戰

若Meta與谷歌雲最終敲定這筆為期六年、價值百億美元的合作,無疑將為本已高度競爭的雲服務市場注入新的變數,並可能重塑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三巨頭之間的力量平衡。

長期以來,亞馬遜AWS憑借其成熟的技術生態、廣泛的服務覆蓋與深厚的客戶基礎,穩居雲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然而近期其增長態勢顯現出一定的壓力。2025年第2季度,AWS營收達308.73億美元,同比增長17.47%,分部經營溢利為101.60億美元,同比增長8.85%,但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2.6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6.54個百分點,至32.91%。管理層將其部分歸因於薪酬相關支出的季節性影響、折舊成本上升及匯率波動。儘管AWS仍被Meta等科技巨頭選為核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彰顯其技術實力,但增長放緩與利潤率收窄,加之重要客戶可能轉向競爭對手,無疑為AWS敲響了警鍾——即使是市場領導者,也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客戶忠誠度。

微軟Azure則始終保持強勁增長,不斷蠶食市場份額。在截至2025年6月末止的財季中,Azure及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高達39%,全年雲業務收入突破750億美元,同比增長34%,與AWS的差距逐步縮小。儘管Azure此前曾是OpenAI的獨家雲服務商,但這一合作已被谷歌雲部分切入,顯示出客戶選擇的動態性。面對Meta可能加深與谷歌合作的新局面,Azure預計將進一步加強其在AI與雲服務整合方面的戰略投入,通過更優化的合作模式穩固現有客戶並拓展新的大型企業用戶,尤其是在AI需求持續爆發的大背景下。

谷歌雲正逐漸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競爭者。2025年第2季,其營收同比增長31.67%,達到136.24億美元,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11.33%和上個季度的17.76%,大幅提升至20.74%,顯示出良好的盈利改善趨勢。此前從Azure手中奪得OpenAI的雲服務訂單,已反映出其競爭力的提升。若此次能成功與Meta達成合作,不僅將帶來顯著的業務增長,更將強化其作為技術領先雲廠商的品牌形象,尤其在高性能計算和AI基礎架構領域。

總體來看,雲服務競爭已超越傳統基礎設施範疇,進入以AI能力和算力效率為核心的新階段。三大廠商均在加速佈局以吸引更多AI重量級客戶。隨著Meta等公司持續擴大資本開支,以及對算力需求不斷攀升,頭部客戶爭奪戰將愈加激烈。而這場較量的結果,很可能決定未來雲服務市場的最終格局。

結語

若Meta與谷歌雲這筆百億美元級合作最終坐實,無疑將成為雲服務市場競局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不僅意味著Meta將其AI未來「分散押注」於三大雲巨頭,更凸顯出當前雲競爭的核心或已轉向AI算力與生態整合能力。

可以預見,隨著超大規模科技企業不斷加碼AI,雲服務市場將進一步向技術密集、生態開放和高附加值服務演進。AWS、Azure和谷歌雲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規模或份額,更關鍵的是能否在AI浪潮中提供不可替代的價值——無論是通過自研芯片、優化推理效率,還是構建更緊密的模型開發生態。

誰能在AI基礎設施軍備競賽中最終勝出,目前尚未有定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像Meta這樣的頭部客戶每一次選擇,都正在悄然重塑雲服務的競爭邊界與未來格局。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輝達股價暴跌4%市值蒸發1550億,納指受拖累下跌1.5%,市場靜待財報與B30A晶片動向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作者  財富進化論
8 月 20 日 週三
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placeholder
台積電股價暴跌後微彈,外資分析報告力撐股價,半導體產業前景是關鍵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作者  財富進化論
20 小時前
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placeholder
美股七巨頭持續下挫!科技股崩盤風險加大?交易員搶購看跌期權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3: 45
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placeholder
警報拉滿!納指創5月來最慘週,AI神話遭暴擊,輝達財報成最後「救命稻草」?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作者  投資-槓把子
20 小時前
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placeholder
「你的00878、高股息ETF也能被強制賣掉!」他欠稅擺爛沒繳,稅局出手:股票直接變現抵債「我的股票怎麼憑空沒了?」台中市的王先生最近遇上了件糟心事 —— 名下股票突然被強制變賣,找上門才知道,竟是自己忘了繳一筆欠稅,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盯上,股票成了 “抵債品”。
作者  投資-槓把子
3 小時前
「我的股票怎麼憑空沒了?」台中市的王先生最近遇上了件糟心事 —— 名下股票突然被強制變賣,找上門才知道,竟是自己忘了繳一筆欠稅,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盯上,股票成了 “抵債品”。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