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港股的長飛光纖光纜(06869.HK)一度飙漲約20%,隨後震蕩回落,收漲7.34%,近三日公司股價像「踩了油門」,累計上漲超過37%,創下多年以來的新高。
這股「光」芒,也照亮了A股的長飛光纖(601869.SH),近三日該股累計上漲超過25%。目前公司A股估值水平相對港股偏高,但仍不乏資金「高舉高打」。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長飛光纖發佈公告稱,股東Draka Comteq B.V.(荷蘭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通過香港聯交所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H股約3759.53萬股,佔剔除回購股份後的總股本5%。本次減持後,Draka Comteq B.V.持股比例由15%降至10%。
據悉,Draka Comteq B.V.於2004年5月由DrakaBeheer B.V.成立,現為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Draka Holding B.V.的全資附屬公司。
Draka Holding B.V.於1985年12月成立,為電信、能源、基建及汽車行業電纜的荷蘭製造商。 PrysmianS.p.A.(普睿司曼集團)於2011年收購Draka Holding N.V.,Draka其後成為普睿司曼集團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普睿司曼集團則於米蘭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號:PRYMY),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及通信電纜及繫統行業公司。
在能源行業,普睿司曼集團營運鐵路及潛艇能源輸送電纜及繫統、多種不同工業應用的特殊電纜以及建築及基建業的低壓電纜業務。電信業方面,普睿司曼集團製造話音、錄像及數據傳輸行業的電纜及配件,提供全面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銅纜及連接繫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個月,Draka Comteq B.V.已多次減持長飛光纖H股股票。
根據公告,其在4月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2824.68萬股,在6月份通過大宗交易減持3296.85萬股,在7月7日至21日之間繼續減持582.68萬股。
外資的輪番撤退,絲毫不影響國内投資者的「戰鬥力」,長飛光纖港、A兩市輪番上漲,成交量穩步放大。
一方面,公告提到,Draka Comteq B.V.的權益變動是基於財務管理和業務發展需求考慮。言外之意,和長飛光纖的發展無關。更重要的是,長飛光纖作為通信設備領域的佼佼者,公司在AI高速發展的浪潮下,迎來一輪價值重估。
資料顯示,長飛光纖主要產品是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公司被譽為國内的光纖龍頭。近年來,AI發展催生了全球數據中心光纖需求激增的現狀,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新型光纖支持。而長飛光纖開發的超低損耗光纖已應用於多家頭部雲服務商,這種「隱形AI賦能者」的定位正在被資本市場發掘。公司乘上算力概念的東風,這或是其股價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光模塊三巨頭「易中天」(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股價已經上天,海外的英偉達(NVDA.US)市值更是遙遙領先突破4萬億美元,在類似的樂觀情緒的感染下,市場自然開始挖掘其他算力概念股,長飛光纖自然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空前規模、全民熱度再度堅定AI信心。期間,多個人工智能基金宣佈成立。此外,上海政府亦出台12條政策組合拳加碼AI產業佈局,包括發放總規模10億元的「智能三券」(算力券、模型券、語料券)。耐心資本和政策「同頻共振」,持續加大對AI產業鏈的佈局。這顯然也進一步刺激市場情緒。
東方證券表示,最近國内AI模型、應用、算力催化初現,市場信心有望恢復。海外AI發展實現正循環,AI賦能雲、各場景應用等業務發展,大廠資本開支持續加大促進AI訓練和推理。相關標的股價表現亮眼,英偉達市值達到4萬億,A股海外算力鏈相關股票紛紛走出新高。
至於長飛光纖的後續發展,不少機構亦表示樂觀——
野村證券此前指出,作為A股博創科技等股東,野村相信長飛光纖將受惠於其全球人工智能網絡產品的需求。
天風證券研報亦指出,長飛光纖在已完成初步佈局的光模塊與光器件、第三代半導體、海洋工程及工業激光器等領域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其中,空芯光纖已成功完成與國内三家運營商現網試點項目,並與多家設備商及互聯網廠商進行合作測試,指標全球領先。公司擬設立新加坡全資子公司,專項聚焦於空芯光纖技術研發與產品銷售推廣,有望打開海外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