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在規避美國關稅? - 富國銀行

來源 Fxstreet

摘要

我們已廣泛撰寫了有關中美貿易關係惡化以及兩國緊張關係如何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文章。在川普時代實施關稅後,中美貿易關係達到了一個拐點,截至 2023 年底,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基本上是貿易戰前的一半。然而,對全球貿易流量的深入研究表明,中美貿易關係整體可能並不像數據顯示的那樣減弱。有證據表明,中國可能透過代理國家規避美國關稅,並且仍然受益於美國的需求和美國作為最終出口目的地。在本報告中,我們重點介紹了美國進口夥伴的組成如何隨時間變化。我們也揭示了中國的出口目的地也發生了變化,美國從哪些國家進口更多,中國就向哪些國家出口更多。

巧合?可能不是

中國在繳關稅,但也設法規避關稅

過去幾年,我們廣泛撰寫了有關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文章。最近,我們探討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如何蔓延,如何顛覆全球貿易關係並重塑全球貿易模式。由於戰略重點不同和地緣政治差異,中美關係緊張已有一段時間;然而,我們可以指出,至少對於貿易而言,轉折點是川普時代關稅的實施和 2018 年爆發的更廣泛的貿易戰。到那時,隨著關稅稅率在 2019 年上升,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出現了顯著下降。連續幾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進一步下滑,截至 2023 年底,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基本上是貿易戰前的一半——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的 GDP。我們可以指出許多其他指標來表明中美貿易聯繫不像以前那麼緊密;然而,深入研究全球貿易流動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故事。這表明,中美貿易關係的整體弱化程度可能並不像數據顯示的那麼嚴重。同樣的全球貿易數據也表明,中國可能正在規避美國的關稅,並且仍然受益於美國的需求和美國作為最終出口目的地。作為背景,川普總統於 2018 年首次對中國出口產品直接徵收關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中國對美國的大部分出口產品都被徵收關稅,而適用的關稅稅率不斷提高。作為回應,中國對所有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並回應了美國發出的關稅威脅。最終,美國和中國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規定暫停未來加徵關稅,並降低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目前,「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仍然完好無損;然而,拜登政府在過去四年中對某些對華出口產品徵收了額外的關稅,並實施了更廣泛的限制。雖然中國當局沒有以新的關稅作為回應,但中國對美國設置了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加劇了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化。就關稅收入而言,至少對美國而言,美國從對華徵收的關稅中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入。截至 2024 年中期,對中國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即關稅收入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總值的百分比)約為 9.5%,與貿易戰前的關稅稅率相比有顯著提高。除去 2020 年新冠疫情造成的扭曲,過去 10 年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僅小幅下滑幾年來。這一比率的溫和下降主要是由於美國對受關稅影響的中國商品的需求減少。

但是,美國對全球進口產品的平均貿易加權關稅稅率,這可能是更有說服力的數據點,也是中國可能規避美國關稅的證據。為清楚起見,當我們說「規避美國關稅」時,我們指的是中國利用代理國來避免美國對在中國生產並直接從中國發貨的商品徵收進口關稅。這些「代理」——東南亞其他低成本經濟體、地理或地緣政治上靠近美國的國家等——被用作中國製造的產品最終到達美國本土之前的中介。但就世界關稅稅率及其與中國使用代理國的對應關係而言,世界關稅稅率在貿易戰高峰期大幅上升,但在過去幾年中卻穩步下降。雖然世界關稅稅率可能會因美國整體進口額上升而略有降低,但考慮到美國進口夥伴的結構變化,對世界關稅稅率下降的更大影響是絕對美元總關稅收入的減少。正如中國貿易順差收窄圖所反映的那樣,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減少了,而中國是美國關稅收入的主要來源。相反,美國從亞洲其他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和歐洲採購的商品數量增加。與 2017 年相比,美國從越南、墨西哥、韓國、土耳其、泰國和印度等國家進口的商品數量顯著增加。本質上,這些國家不受中國式關稅的影響。同時,全球貿易數據顯示,中國也加強了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關係。截至 2023 年底,與貿易戰開始前相比,中國向這些國家出口的商品更多。

巧合嗎?可能不是。以墨西哥為例。墨西哥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公司將關鍵供應鏈環節轉移出中國的首選近岸外包目的地之一。隨著美國跨國公司對近岸外包的興趣在徵收關稅後回升,並在新冠疫情後再次激增,中國對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 (FDI) 也隨之增加。雖然尚不確定,但中國很有可能正在積極在墨西哥建設基礎設施,作為中間人接受中國製造的商品,然後最終將其運往美國。事實上,鑑於貿易流結構的變化和中國外國直接投資活動的增加,我們認為證據強烈表明,中美貿易流中有相當一部分正在透過代理國家重新路由。拜登政府確實注意到了這些策略,並最近對某些通過墨西哥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徵收了關稅。中國利用代理國家作為避免美國關稅的手段,可能會引起現任政府和選舉後民主黨政府的關注,但也可能成為前總統川普提出的「全球關稅」的核心。如果對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完全規避出口關稅的能力就會減弱。雖然美國的全球關稅將對全球成長造成下行壓力,對全球通膨造成上行壓力,並可能損害美國與大多數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但前總統川普全球關稅提案的初衷可能仍然是為了破壞中國的崛起。再加上川普提議對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 60% 的關稅,如果美國貿易政策在不久的將來變得更加保護主義,中國利用美國消費需求的能力可能會面臨風險。目前,出口支撐著中國經濟,與現有關稅相比,全球關稅加上直接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更嚴重的影響。雖然我們在全球經濟預測中沒有假設任何新的關稅或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但我們確實可以肯定地說,即使在沒有新關稅的情況下,中美緊張局勢也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也願意分享我們的觀點,即中美脫鉤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分裂為美國或中國,這可能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下去。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鴻海股價盤中殺破180元大關!結盟東元套利美夢碎,概念股慘遭大逃殺​台股今(4)日慘遭空襲,鴻海與東元策略結盟概念股全面熄火,其中鴻海股價更成為重災區!
作者  投資指南針
8 月 04 日 週一
​台股今(4)日慘遭空襲,鴻海與東元策略結盟概念股全面熄火,其中鴻海股價更成為重災區!
placeholder
金管會新規砍殺9%高利! 0056填息術大公開:3招避坑「假股息」、年賺12%攻略元大高股利(0056)作為市場標桿,其價值正被重新定義-配息不再是唯一指標,能否填息才是檢驗真金的試金石。
作者  投資-槓把子
8 月 08 日 週五
元大高股利(0056)作為市場標桿,其價值正被重新定義-配息不再是唯一指標,能否填息才是檢驗真金的試金石。
placeholder
營收飆31月新高,京元電子(2449)漲停亮燈!料下半年動能更旺,法人14億瘋搶!​投資慧眼Insights - 京元電子(2449)週五(8日)公佈其7月營收創下近31個月新高,帶動股價強勢漲停!
作者  投資指南針
8 月 08 日 週五
​投資慧眼Insights - 京元電子(2449)週五(8日)公佈其7月營收創下近31個月新高,帶動股價強勢漲停!
placeholder
8月11日財經早餐:美俄峰會將登場,以太幣突破4000,WTI原油七連跌,納指歷史新高!美俄領導人將於下周五於阿拉斯會晤,市場憧憬俄烏戰爭有望結束。另外,美中關稅暫停有望於8月12日到期後再延三個月,美國或不會立即對轉運的商品實施更嚴厲的貿易懲罰。聯准會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美國三大指數在科技巨頭領漲下全線上漲。不過,投資者正在從美國股市撤資,轉為湧入現金基金。據美國銀行引述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8月6日為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走資417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則吸資1067億美元,為1月以來最多。
作者  Insights
6 小時前
美俄領導人將於下周五於阿拉斯會晤,市場憧憬俄烏戰爭有望結束。另外,美中關稅暫停有望於8月12日到期後再延三個月,美國或不會立即對轉運的商品實施更嚴厲的貿易懲罰。聯准會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美國三大指數在科技巨頭領漲下全線上漲。不過,投資者正在從美國股市撤資,轉為湧入現金基金。據美國銀行引述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8月6日為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走資417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則吸資1067億美元,為1月以來最多。
placeholder
以太幣創2021年來新高!比特幣再突破12萬美元!未來繼續漲?比特幣(BTC)突破12萬美元關口,以太幣(BTC)漲至4350美元,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
作者  Alison Ho
3 小時前
比特幣(BTC)突破12萬美元關口,以太幣(BTC)漲至4350美元,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