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中關稅戰的恐慌高峰可能已經過去;我們預計關稅將在2026年保持在當前水平。標準 Chartered 的經濟學家報告稱,分散化、升級和創新將幫助中國維持出口競爭力。
"最新的美中貿易協議標誌著緊張局勢的顯著緩解;該協議涉及關稅、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的相互讓步,旨在持續一年。中國的稀土管控已被證明是有效的談判工具,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繼續如此。我們預計在我們的基線情景中,關稅將在2026年前保持在當前水平;未來的談判可能會繼續關注務實的對等安排。"
"儘管美國的關稅上升,中國的出口在今年表現良好,而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進口仍然疲軟(見圖1)。因此,截至第三季度,淨出口是增長的關鍵貢獻者,抵消了疲弱的國內需求,當前賬戶(C/A)盈餘自2011年以來創下新高。我們認為,中國出口的韌性不僅僅建立在轉運和提前裝運上:分散化、升級和創新也在推動競爭力。此外,進口疲軟不僅源於需求疲弱,還源於由於國內再平衡和對關鍵投入品的自給自足而減少的進口強度。"
"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在經歷了2010年代的長期減速後,近年來終於恢復了上升趨勢。效率提升,可能受益於自動化和數字化,具有去通脹特徵,推動了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的出口強勁。隨著第十五個五年計劃(FYP)優先考慮技術和促進服務出口,我們預計中國的當前賬戶盈餘將保持在相當規模。我們將2025-27年的當前賬戶預測上調至GDP的3.3%、2.5%和2%,而之前的預測為2.8%、1.7%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