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亞洲時段,美元/加幣交投於8月6日以來的最高水準附近,多頭再次嘗試將動能擴大到1.3800整數關卡上方。
美元震盪於兩個月高點附近,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採取欠激進的寬鬆政策,並押注 11 月將定期降息 25 個基點(bps)。這有助於10年期美債殖利率持穩在4%關口上方,並持續為美元提供一定支持,而這因此又被視為推動美元/加幣連續第十天走高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週一的一份報告顯示,以色列不會攻擊伊朗的石油和核設施。此外,中國石油進口連續第五個月下跌,引發市場對全球第一大進口國需求疲軟的擔憂。除此之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下調了 2024 年和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這導致原油價格進一步下跌,從而打壓與大宗商品掛鉤的加元,為美元/加元提供進一步支撐。
上述因素在更大程度上蓋過上週五加拿大就業數據樂觀,該數據迫使投資者減少了對加拿大央行(BOC)更大幅度降息的押注。交易員現在期待著美國時段稍後將發布的加拿大最新通貨膨脹數據。這將與帝國製造業指數和聯準會講話一起影響美元走勢,並為美元/加元貨幣對提供一些動力。
加拿大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評估加拿大一般家庭可能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衡量通膨的關鍵指標,通膨若反映出加幣購買力的下滑,意味著每一加幣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減少。加央行的任務是維持通膨在目標區間(1%-3%)。如該指標上升,加幣看漲,若通膨下降加幣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