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彭博社週日(11月23日)發佈獨家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幾天前突然向烏克蘭拋出的那份頗具爭議的28點計劃,被當作「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提案,實際上主要是美國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與其俄羅斯對口人物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在幕後進行了數週談判的結果。
報道指出,談判不僅把烏克蘭及其盟友排除在外,甚至連一些關鍵的美國官員也未被納入其中。

(截圖來源:彭博社)
面對感恩節假期這一最後期限,歐洲官員正加緊行動,準備提出他們自己的反建議,以便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爭取更多時間。該反建議定於週日在瑞士提交給美國官員,內容涉及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這份關於最後通牒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真正主導者是誰,是基於與幾位熟悉相關討論的人士的談話。由於談判敏感,這些人士均要求匿名。
對歐洲人來說,當一位新角色出現在公衆視野時,警鐘便拉響了:美國陸軍部長德里斯科爾(Dan Driscoll),他是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耶魯法學院時的密友。正是他以急切的語氣告訴歐洲大使和烏克蘭官員,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經失去耐心,烏克蘭處境艱難,基輔必須同意割讓領土。
一個與副總統關係密切的人士被派在上週赴基輔訪問期間推動這項計劃,這一事實本身就很耐人尋味。這是一項分量極重的任務,通常由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或其他高級外交官來承擔。
萬斯和盧比奧對如何結束這場戰爭持有不同的看法,萬斯傾向於孤立主義,而盧比奧則更加警惕被俄羅斯操縱。
在歐洲領導人和澤連斯基採取行動之前,他們需要先弄清楚究竟是誰對這一框架負有最大責任。他們被完全排除在外,因此也不清楚在此事上誰對特朗普的影響力最大。
正如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一針見血地打趣道:「在我們開始工作之前,最好先確定這項計劃的作者是誰、又是在何處制定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逐漸浮現的情況是:威特科夫和德米特里耶夫在10月於邁阿密的一次會面中敲定了這份計劃。該會面還包括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他曾與威特科夫一道參與以色列—加沙的和平協議談判。
盧比奧直到很晚才被完全納入相關溝通。特朗普也是在最後一刻才得知此事,但在聽取簡報後予以認可。
白宮並未立即迴應彭博社就此尋求置評的留言。
彭博社認爲,在國內政治勢頭下滑之際,這項協議若能達成,將爲特朗普帶來一場勝利。民主黨在11月初的選舉中重創了他的政黨,使得明年中期選舉出現不利結果的可能性上升。
此前一向順從的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如今也在違逆他的意願,要求公佈與聲名狼藉的金融家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相關的文件。特朗普曾與愛潑斯坦有過交往,但後來兩人關係破裂。
此外,特朗普在加勒比地區的姿態愈發強硬,並正在權衡對委內瑞拉發動可能的打擊。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正應對一場腐敗醜聞,可能會波及其權勢巨大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因此,澤連斯基在國內同樣承受着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