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上海INS Land六層綜合體平日裏因嘻哈、迪斯科和金屬風格的夜店而人潮涌動。然而本月,它向城市年輕人發出了完全不同的邀請:舉辦婚禮。
《金融時報》記者探訪時,施工人員正在搭建奢華的宴會廳,現場鋪着成堆的仿真草皮,新人可以在此登記結婚,並與朋友一同欣賞主題音樂表演。
隨着官方放寬結婚登記規則,中國迎來一波意料之外的結婚潮。正如國有媒體《中國日報》所描述,這是一場「面向年輕人的公共服務轉型」——爲了鼓勵結婚,現在新人可以在各類旅遊勝地甚至音樂節登記結婚,民政服務人員則直接進駐熱門婚禮場地現場辦證。
對那些希望通過提升結婚率來緩解低生育率壓力的中國官員而言,目前的數據令人鼓舞。民政部統計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新婚達520萬對,同比增加40.5萬對。《中國日報》稱,這是一種「溫和但值得注意的回升」。
(來源:中國民政部,Wind,金融時報)
人口危機迫在眉睫:結婚率的短暫回升難以逆轉長期趨勢
北京正面臨長期的人口挑戰:快速老齡化人口由不斷縮減的勞動年齡羣體支撐。聯合國2024年研究預計,中國人口將從去年的14億降至2050年的13億,並在2100年跌至6.33億,這一人口結構變化可能持續拖累經濟增長。
根據聯合國數據,中國去年總和生育率不足1,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
直到今年5月,新人結婚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登記,這對數以百萬計居住在外省的流動人口而言十分不便。如今,他們無需出示戶口本即可在全國任意地方辦理結婚登記。
從「戀愛課」到經濟激勵:政府的多維度干預
鼓勵年輕人結婚和生育的全國性舉措還包括:爲新手父母提供補貼、在高校開設「戀愛課程」、地方政府給予新婚補貼和公務員延長婚假等。
結婚率自疫情以來波動較大,2024年下降20%至略高於600萬對,很可能是因爲許多新人已在2023年結束疫情管控後集中登記。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人口學專家王豐(音譯)表示:「官員和媒體都希望看到可能啓動人口復甦的積極信號,但不應從這一數據中得到錯誤的希望……大量證據表明婚姻和生育呈長期下降趨勢。」
王豐指出,經濟悲觀情緒、房價下跌和就業不安全正在加劇這一趨勢。「新人不會因爲登記更方便就決定結婚。」
來自上海的陳小山(音譯)去年結婚,他說:「當下不結婚、不生孩子的最根本原因是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養孩子意味着無止境的競爭——你不能失業,而多數人沒有穩固的安全網,真的很累。」
「目的地婚禮」產業興起:新疆賽里木湖成熱門打卡地
即便政策變化無法扭轉長期的結婚下降趨勢,它卻催生了一個新行業:目的地婚禮。從新疆的高山草原、雲南的熱帶雨林,到海南的海濱度假區,各地爭奪愛冒險的新人的婚禮場景需求。
在衆多地點中,新疆賽里木湖最受歡迎之一。該景區今年已舉辦超過1.1萬場婚禮,其中自5月規則變化後超過9000場。一名工作人員告訴《金融時報》,旺季每天要處理約50份婚姻登記;新人還可享受「終身免票」進入景區的待遇。
賽里木湖以其清澈湖水和雪山環繞聞名,景區面積超過1300平方公里,與中文「一生一世」(yi sheng yi shi)諧音,因此成爲新人心目中的浪漫象徵。
北京30歲的金融從業者Lancelot Liu本月在京城大型會展中心舉辦婚禮,並稱計劃「至少生三個孩子」——在同齡人中屬罕見。他開玩笑說:「算是我爲國家做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