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季GDP暗示「滯漲」來襲,拜登總統連任危了?
投資慧眼Insights - 2024年美國Q1經濟意外大幅失速、而通膨反而呈現一年來首次增長引發「滯漲」擔憂和「軟著陸」願景破滅,拜登在2024年美國大選的連任前景遭到打擊。
週四(4月18日),美國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第一季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錄得成長1.6%,大幅遜於預期的2.5%,也遠不及2023年第四季的3.4%。
而同時,聯準會極為關註的核心PCE價格指數年化季率升3.7%,遠超預期的3.4%和前值2%,呈現一年來首次季度成長,凸顯出通膨粘性的現狀,也限制了聯準會今年降息的空間。
CIBC Private Wealth美國首席投資官David Donabedian表示,「這份報告是兩種考量中最糟糕的:經濟成長低於預期、通膨高於預期。」
鑒於GDP數據大幅放緩和通膨物價指數超預期反彈,市場最擔心的「滯漲」問題擺在桌面上,尤其是通貨膨脹的問題更加棘手,這不禁令人聯想起20世紀70年代的情境。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最近也談及了滯漲的現象,「我擔心現在的情況比我們以前看到的更像70年代」,並警告稱,「市場對經濟狀況過於樂觀了。」
此外,這種經濟現象對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也將產生巨大影響。對於現任總統拜登而言,GDP下滑和通貨膨脹升溫是更多的連任阻礙,他一直試圖讓美國民眾相信他在經濟方面做得很好。
而近幾個月來,消費者信心出現橫盤,關鍵搖擺州的選民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據彭博本月對七個搖擺州選民進行的民意調查,超過一半的人預計到今年年底經濟將變得更糟。至少一半的人表示,他們預期通膨率和借貸成本將比現在更高。
結果,拜登競選團隊現在也基本上放棄了原本主導其連任理由的「拜登經濟學」,而轉向強調墮胎權和保護民主等議題。
有文章指出,拜登現在越來越難以避免因物價上漲而遭到指責。在通膨高峰時期,通膨的走高是由新冠疫情引發的供給側混亂推動的,而這些問題當前已基本消解,剩下的更多與需求相關,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由政府赤字推動。
前總統奧巴馬的顧問Jason Furman表示,從長遠看,拜登所做出的刺激計劃有機會實現經濟成長等目標,其加強美國製造業、更新基礎設施、應對氣候變遷等舉措成為可靠的投資。
但Furman指出,從短期看,龐大的物價表明了兩件事:一是促進經濟成長,而這方面拜登似乎沒有收到多少讚揚;二是刺激通膨,這損害了其支持地位。
彭博分析師指出了拜登當前的「窘境」,稱「通膨和利率下降對選民和拜登都有好處,但促使聯準會降息的因素確實是糟糕的經濟數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