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地震之際,台幣貶破32大關,與Fed的「風險逆轉」徹底失效?

台灣7.2級地震前一日,在聯準會降息再推遲預期下,台幣貶破32整數大關。而當前,台灣強震可能再次為新台幣的走勢蒙上陰影。
一項期權市場備受關注的指標顯示,新台幣的短期看漲情緒似乎接近尾聲。交易數據顯示,美元兌台灣的看漲期權相對於看跌期權的需求指標已回到中興區域,而過去四個月多處於負值區域。
這也就意味著,市場現在開始逐漸接受美元的反彈,從而減少台幣的積極押註。
週二,美元兌台幣突破32大關,至32.092,台幣貶值至近四個月低位。台灣地震後,台幣略有回升,但仍處32點上方。
【美元兌新台幣走勢圖,來源:Google財經】
AI不及美元,台幣還得看聯準會?
去年四季度開始,在美國通膨數據回落的背景下,市場對聯準會的降息前景保持樂觀。然而,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美國經濟依舊強勁,前兩個月的通膨超出市場預期,這緩解了聯準會降息的緊迫性,也令市場持續延後降息時間節點。
體現在外匯市場上,降息的延後導致交易員的買盤支撐著美元走勢,台幣等其他非美貨幣承壓。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師Christopher Wong表示,「在ISM製造業數據、聯準會鷹派言論以及人民幣和日圓持續疲軟的推動下,美元持續走強,可能會在此期間繼續對新台幣構成壓力。」
Wong補充道,政策製定者可能會介入匯市,以緩解過度波動,但不太可能逆轉這一趨勢。
去年年底,聯準會「鴿」派言論提振了市場風險情緒,所謂的「風險逆轉」(Risk Reversal)指標降低至零以下。股票市場的人工智慧浪潮和台灣大選也同樣支撐著台幣。
而在美國強勁經濟背景下,美元打破了前幾個月看跌的主流預期,且正在延續近期出現的反彈,此前美元貶、台幣升的「風險逆轉」正在逆轉成美元升、台幣貶。
加拿大皇家銀行亞洲外匯策略主管Alvin Tan表示,「在台灣,股市非常註重科技股,全球股市牛市是由科技股推動的。但這顯然對新台幣沒有幫助,因為美元基本上全面走強。」
巴克萊銀行表示,「新台幣對與美國殖利率的差異和股市流動依然敏感,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保持弱勢,直到聯準會降息和半導體相關出口改善。」
巴克萊外匯策略師Lemon Zhang認為,「隨著該美元兌台幣升至32以上,我們現在看到了上行風險。即使在聯準會降息之後,美國與台灣的利差看起來依然很大。」
花蓮地震會對台幣產生影響嗎?
4月3日週三,台灣在股市開盤前發生7.2級強地震,為近25年來震級最強。週三收盤,台股大盤小幅收跌,而AI權重股拉升。有分析師稱,花蓮大地震對台股影響不大。
但當前台灣股市和匯市仍面臨資金壓力,即美元走強,台股難以吸引外資,台幣升值的動能受到抑製。
匯銀主管表示,以往台北匯市表現是台股先行指標,但近期外資改用其他方式進入台股市場,以至於出現昨日台股創新高而未見外資積極匯入動能,反而偏向匯出。
匯銀稱,由於缺乏新台幣升值力道,加上投信海外ETF投資款項匯出,短線並未看到新台幣有大幅升值的動能,趨貶的格局仍在。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