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K材料概念股持续走强,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来源 财华社

4月29日,A股市场继续低迷,但PEEK材料概念股涨幅惊人。

截至收盘,新瀚新材(301076.SZ)涨20%,富恒新材(832469.BJ)大涨超15%,中欣氟材(002915.SZ)涨10%,华密新材(836247.BJ)、中研股份(688716.SH)、沃特股份(002886.SZ)、南京聚隆(300644.SZ)均大涨。

事实上,PEEK材料概念已连续走强一段时间,新瀚新材、中欣氟材4月下旬以来累计涨幅超60%,资金持续追捧,有别于以往“一日游”行情,这背后或有蹊跷。

PEEK材料,学名聚醚醚酮,被誉为“工业减肥药”。据悉,PEEK材料的强度是铝合金的8倍,密度仅为铝合金的1/3,甚至低于碳纤维材料密度,是一种极佳的轻量化材料。

近年来,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材料轻量化的需求在不断升级。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车身重量降低,电池的能耗、污染排放都会同步下降,还能提升驾驶性能。

此外,正快速崛起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也需要大量使用轻量化材料减重、增加续航、提高负载和灵活性。目前已有企业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轴承、齿轮等核心部件。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均是超万亿级别的赛道,这无疑为PEEK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供给方面亦是利好不断,近期,天赐材料(002709.SZ)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PEEK材料方面已针对相关产品制造方法及上游原材料进行了研发及专利布局,目前处于产品中试验证阶段,已有小批量订单供应。此外,万润股份(002643.SZ)也表示其开发的PEEK材料已完成前期研发和中试工作,正积极推进下游推广验证工作。

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标志着国内PEEK材料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行业景气度攀升,未来,国内市场对于PEEK材料的进口依存度有望快速下降,相关概念股也有望走出题材炒作的“怪圈”,上涨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PEEK材料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特性,国产替代加速推动成本下探至20万元/吨,产能扩张叠加多领域需求放量,行业已进入量价齐升黄金期。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 过去的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结果。
placeholder
股神巴菲特神秘持仓曝光!联合健康股价大涨10%,还有这几只股......巴菲特二季度又开始抛售头号重仓股苹果,并新买入了联合健康。
作者  Alison Ho
8 月 15 日 周五
巴菲特二季度又开始抛售头号重仓股苹果,并新买入了联合健康。
placeholder
白银价格突破51美元创历史新高!未来100美元不是梦?贵金属牛市启动,考虑到结构性供应短缺,白银未来有望继续上涨。
作者  Tony Chou
10 月 10 日 周五
贵金属牛市启动,考虑到结构性供应短缺,白银未来有望继续上涨。
placeholder
贵金属狂潮爆发!铂金突破1700美元创12年新高,钯金一个月大涨超20%!市场对避险金属的投资需求,正从黄金和白银蔓延至其他贵金属品种。
作者  Tony Chou
10 月 10 日 周五
市场对避险金属的投资需求,正从黄金和白银蔓延至其他贵金属品种。
placeholder
比特币,加密市场在2025年经历最大下跌,因为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实施新关税比特币(BTC)在周五短暂下跌近10%,因为加密市场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计划提高对中国商品关税后出现急剧回落
作者  FXStreet
10 月 11 日 周六
比特币(BTC)在周五短暂下跌近10%,因为加密市场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计划提高对中国商品关税后出现急剧回落
placeholder
10月15日财经早餐:美中贸易风波再现!鲍威尔暗示停止缩表,黄金三连涨,美股涨跌不一美中贸易风波再现,特朗普威胁称,可能对入口到美国的中国食用油实施禁运,以报复中国潜在的经济敌对行为(不再购买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称,特朗普仍有可能在11月1日甚至更早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取决于北京在稀土争端中的下一步行动。 另一方面,摩根大通和高盛三季度业绩均超越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示出进一步的困境迹象,暗示本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并称可能在未来数个月停止缩表,即结束量化紧缩(QT),市场押注美联储或于2026年重新开始购买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作者  Insights
7 小时前
美中贸易风波再现,特朗普威胁称,可能对入口到美国的中国食用油实施禁运,以报复中国潜在的经济敌对行为(不再购买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称,特朗普仍有可能在11月1日甚至更早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取决于北京在稀土争端中的下一步行动。 另一方面,摩根大通和高盛三季度业绩均超越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示出进一步的困境迹象,暗示本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并称可能在未来数个月停止缩表,即结束量化紧缩(QT),市场押注美联储或于2026年重新开始购买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