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的众多科技企业中,黑芝麻智能(02533.HK)以其独特的战略布局正引发市场关注。这家顶着“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光环的企业,如今正通过跨界机器人赛道,开启其价值重估的新征程。
基本面:业绩增长与研发投入并进
从财务数据来看,黑芝麻智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0.4%,这一增速在芯片行业中表现亮眼。公司的自动驾驶业务持续推进,多款芯片方案持续落地,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然而,芯片行业的特性也在公司报表中得到体现。上半年公司亏损达到7.62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49亿元。这一亏损主要源于公司持续的巨额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支出达6.18亿元,远超同期营收。这种投入力度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也为未来业绩增长构筑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业务方面,黑芝麻智能的A2000系列发布,标志着公司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更进一步。公司目前与比亚迪(002594.SZ)、吉利、东风等车企,以及众多Tier 1、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也体现出其不俗的技术和产品力。
跨界机器人:打开成长新天地
令市场振奋的是,11月20日,黑芝麻智能在上海举行的“多维进化,智赋新生”发布会,标志着公司正式跨界进军机器人产业。会上推出的SesameX多维智能计算平台,是业界首个机器人商业化专属部署平台,这一创新产品彰显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领域的技术实力。
黑芝麻智能此次跨界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的三大核心优势:辅助驾驶技术、车规级安全保障体系、开放技术生态。机器人产业链与汽车产业链在芯片、传感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高度重叠,这种产业生态的契合度为公司提供了天然的跨界优势。与之类似的,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也选择跨界机器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黑芝麻智能此次入局,可以将成熟的“大脑+小脑”协同解决方案复用于机器人赛道,这一技术迁移不仅能为机器人产业突破从原型到量产的核心瓶颈提供关键算力支持,也为公司自身开辟了极具潜力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黑芝麻智能成功跨界机器人赛道,公司的估值体系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跨界将从两个维度推动公司价值重估:
首先,业务拓展至具身智能领域,显著拓宽了公司的成长天花板。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以17.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有望达到约196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直接提升了市场的估值预期。
其次,公司横跨辅助驾驶与具身智能两大高景气赛道,这种双赛道布局不仅分散了单一行业的技术风险,更带来了业绩加速释放的高确定性。在资本市场中,同时布局两大前沿科技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上,黑芝麻智能还与均胜电子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推出基于SesameX计算平台的具身机器人头部总成和域控制器。同时,黑芝麻智能还与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投资者而言,黑芝麻智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当前业绩,更在于其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带来的长期成长潜力。不过,黑芝麻智能短期仍面临诸多挑战,持续的研发投入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商业落地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同时还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十二届“港股100强”榜单揭晓在即,半导体板块谁能脱颖而出?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业在技术飞速发展和国产替代的双重驱动下,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据悉,2025香港财富管理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港股100强颁奖盛典将于2025年12月8日重磅启幕。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价值标杆与投资风向标之一,哪些港股芯片标的能凭借硬实力跻身榜单之列,这一悬念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