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2025年9月17日讯,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报告以绿色为封面颜色,主题是「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李家超上任后,加速兴建公营房屋、推出创新「简约公屋」、打击滥用公屋等,优化了基层住屋保障。他表示,特区政府会增加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和绿表置居计划(绿置居)单位的供应,并优化出售及转让安排,协助更多公屋居民置业,同时便利资助出售单位的业主进入私楼市场,丰富房屋阶梯,协助不同阶层市民安居乐业。
为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李家超表示将在2026-27年度起的五年,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包括简约公屋)将达18.9万个单位,较他上任时增加约80%。三年前,公屋申请者平均要等候6.1年才可上楼,经过本届政府三年多的努力,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已缩短整整一年至5.1年,进一步迈向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的目标。对「劏房」户来说,早一年入住公屋或「简约公屋」,不但可改善居住环境,更可分别节省平均每年约3.6万元或5万元的租金。
李家超三年前宣布推出的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今年底前会有约1万个单位落成启用,另外2万个将在未来一年半内全部落成。
李家超表示,取缔劣质「劏房」的「简朴房」规管制度正在立法会审议,如草案获通过,明年3月将正式实施。
随着公营房屋供应增加,香港特区政府会按部就班协助市民置业。其中包括:
1)居屋供应比本届政府上任时的五年期预期增加约50%,无论绿表或白表人士购买居屋的机会都显著增加;
2)为增加白表人士透过二手市场购买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的机会,房委会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场(白居二)计划」起,再增加1000个配额,总数达7000个;1000个新增配额的其中一半会拨予40岁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
3)放宽新出售单位的转让限制年期由15年降低至10年,以鼓励居民上进上流,适用于下一期起推出的居屋及绿置居。
此外,根据《长远房屋策略》,未来十年私营房屋需求为12.6万个单位。
在土地开发方面,李家超表示,未来十年将准备好约2600公顷「熟地」,除满足发展需求,亦让政府有健康的土地储备。
李家超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精简法定程序和行政流程,以减低建造成本,包括将于明年推行「成本管控数码平台」以及明年上半年试行中央集中采购等。
为释放市区工业用地,香港特区政府今年将展开新一轮研究,明年内提出建议,包括活化工厦计划未来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