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9月10日讯,最近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分析师刘培干就中国内地股市前景发表观点。
刘培干认为,近期市场对于中国内地股市的讨论集中于此升浪的持续性,有部分言论将其与2015年A股股灾前的急升阶段相提并论。富达认为,中国内地股市近期升势并非由单一催化剂,而是由国策调整、流动性改善、中美关系缓和,及经济基本面增强等多项重大利好因素所驱动。
其中,中国内地宏观政策自2024年9月转向尤其关键。中国人民银行以提振市场信心为要务,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股市长线投资活动。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流入A股的资金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与2015年股市升势由散户资金主导截然不同。
尽管经济仍处于回稳阶段,惟多项重大发展趋势提振市场信心。2025年初的「DeepSeek时刻」、新兴消费崛起,加上出口贸易及人工智能(AI)相关投资的强劲需求,重振投资者对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中美贸易休战期延长至11月初,为市场提供更多喘息空间,稳定短期贸易前景,提升中国内地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可信度。近期经济分析师研究显示,市场对2025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长预测已调高至接近当局设定的5%目标水平。
中国内地经济于关税压力下展现韧性,有助重振内地市场情绪。内地投资者观察到,中国内地正于关键供应链领域取得优势,且大部分中资企业已可驾驭外围挑战。同时,最近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目标的任务,旨在提升市场对再通胀的预期,与2016年去产能任务同中有异。信贷市场温和反弹,显示生产物价指数(PPI)和企业盈利能力或有所改善,惟对行业整合或带来更广泛影响抱持审慎取态。
展望未来,中国内地股市两大资金来源将左右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其一,首次公开招股(IPO)复苏,有助巩固良性融资循环,增强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其二,宜密切留意内地散户的入市行动,虽然目前散户入市的热度仍未及十年前,惟随着保证金融资增加,及更多资金由家庭存款流向股市,内地市场的散户动力正逐步形成。此两大资金来源持续流入股市,将有助产生财富效应,从而提升家庭可支配收入,恢复家庭消费信心。然而,内地房地产市场风险犹在。
临近中国内地十一国庆假期,旅游支出和房地产每周成交数据,将提供重要的早期经济讯号。尽管近期内地股市表现强劲,面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或缩减、关税或提前生效、房地产市场仍疲软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仍面临挑战。政府及投资者仍需关注市场变化,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至于未来政策走向,宽松财政政策很大机会仍为下半年中国内地政策主调。假如经济增长仍未见更趋稳定的迹象,房地产市场政策可望有进一步松绑空间,中国内地政府也有可能增加福利开支,扩大补贴计划。
然而,这可能需要动用更多财政资源,人行未来数季或因而面临挑战,需在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与防止股市过热或出现炒风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