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启动一项备受瞩目的内幕交易调查。调查重点是香港顶级金融机构内部人士是否泄露了重大非公开信息。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的工作人员。知情人士称,社交媒体影响者和经纪人也在接受调查。当局正在调查监管人员是否在重大公告发布前帮助交易员和其他人员获悉这些公告。
据报道,多年来,泄密事件涉及数十家上市公司。据当地报道,一些信息涉及日益普遍的私有化计划。
几个月来,调查一直在相对平静地进行,并且可能还会持续数年。
香港股市的突然波动提出了警告。一些例子表明,香港公司的股价在私有化公告发布前的几天里出现上涨。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些具体案例属于当前调查的一部分,但它们反映了更广泛的问题。
例如,IMAX 中国控股的股价在 2023 年收购要约提出前两天飙升。同年,新创建集团在宣布收购的四天前创下了一年来的最大涨幅。
一项研究显示,超过10%的交易显示出内部人士可能分享信息的证据。香港在透明度方面落后于韩国和美国等市场。
多年来,香港市场一直受到不明原因价格飙升的困扰,这打击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香港证监会已承诺加强监管。近几个月来,其主席黄天佑誓言将采取“多管齐下、毫不妥协”的执法方式。他还表示,监管机构在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诚信方面绝不妥协。
针对泄密事件,香港去年实施了新的规定。香港证监会还于2024年11月发布了关于经纪商在大宗交易前如何处理内幕信息的指引。这些规定于2025年5月生效。
如果证实存在不法行为,调查可能会导致涉案个人面临严重的刑事指控,包括监管人员、经纪人,甚至可能是公司内部人士。在香港,内幕交易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和监禁,这体现了香港维护其作为公平透明金融中心声誉的努力。
过去的案例凸显了身居要职之人的风险。2024年,香港证监会一名高级官员被控利用内幕消息牟取1100万港元利润,而另一名官员则因试图妨碍司法公正而面临串谋指控。香港交易所IPO审查团队的一名前联席主管此前曾被控受贿,但最终被判无罪。
当前的调查还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出台更严格的敏感信息处理规则,加强对港交所和证监会员工及经纪商的监管。这可能包括更严格的报告要求、在重大公司公告发布前加强对交易活动的监控,以及对违规者施以更严厉的处罚。
调查结果可能对香港的金融格局产生持久影响。除了可能提起诉讼之外,它还可能重塑内幕信息的监控和处理方式,影响公司治理、投资者信心以及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注册 Bybit并开始交易,即可获得 30,050 美元的欢迎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