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美元在美国PPI不及预期后稳住在1.1700上方,关注点转向欧洲央行

来源 Fxstreet
  • 欧元/美元走高,因美国美元在疲软的PPI数据后走弱。
  • 美国PPI在8月份环比下降0.1%,加强了对美联储下周降息的押注。
  • 关注周四的美国CPI和欧洲央行政策决定,以寻找新的方向。

周三,欧元(EUR)对美元(USD)小幅上涨,因美元在疲弱于预期的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公布后失去动能,市场押注美联储(Fed)将在下周降息。

截至发稿时,欧元/美元交易在1.1710附近,周二曾短暂触及自7月2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追踪美元对一篮子六种主要货币价值的美元指数(DXY)在97.70附近小幅下滑。

8月份的PPI报告强调了批发层面价格压力的降温。总体价格环比下降0.1%,远低于预期的0.3%上涨,而7月份的数字也从0.9%下调至0.7%。按年计算,总体通胀率放缓至2.6%,低于之前预测的3.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环比也下降0.1%,年率从3.7%降至2.8%。这些低于预期的读数增强了政策宽松的理由,尽管分析师指出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持大幅50个基点的降息。

现在的关注点转向周四的双重风险事件——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发布和欧洲央行(ECB)的货币政策决定。CPI数据将作为下周美联储会议前的最后一个主要通胀检查点,而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今年早些时候多次降息后维持利率不变,将存款利率降至2.0%。随着欧元区通胀接近2%的目标,工资压力减轻,政策制定者被认为在暗示宽松周期即将结束。

经济指标

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

欧洲央行(ECB)设定的三个主要利率之一,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是欧洲央行向银行提供一週期贷款所收取的利率。该利率由欧洲央行在其每年八次的定期会议上公佈。如果欧洲央行预期通胀上升,将会提高利率以将通胀率拉回到2%的目标。这通常对欧元(EUR)有利,因为它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流入。同样地,如果欧洲央行看到通胀下降,可能会降低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以鼓励银行更多地借贷,期望推动经济增长。这通常会削弱欧元,因为它降低了作为投资者资本停泊地的吸引力。

阅读更多

下一次发布: 周四 9月 11, 2025 12:15

频率: 不定期

预期值: 2.15%

前值: 2.15%

来源: European Central Bank

为什么这对交易者很重要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 过去的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结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场前瞻】Oracle绩后暴涨30%!美PPI数据来袭美PPI数据将出炉, 黄金、白银再度冲高;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原油价格3连涨;Oracle绩后暴涨30%>>
作者  Alison Ho
7 小时前
美PPI数据将出炉, 黄金、白银再度冲高;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原油价格3连涨;Oracle绩后暴涨30%>>
placeholder
黄金、白银继续冲高,澳新银行:2025年底金价将涨至3800美元!2025年底,金价有望涨至3800美元,银价有望涨至50美元。
作者  Tony Chou
8 小时前
2025年底,金价有望涨至3800美元,银价有望涨至50美元。
placeholder
日韩台股市均创收盘历史新高!美联储降息下未来继续涨?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9%,报43837.67点。韩国首尔综指(KOSPI)收盘涨1.7%,报3314.53点。
作者  Tony Chou
9 小时前
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9%,报43837.67点。韩国首尔综指(KOSPI)收盘涨1.7%,报3314.53点。
placeholder
日元汇率巨震!日本央行10月加息概率大增,日元未来或升值至142?政治动荡不改日本央行加息立场,对冲基金大举买入日元看涨期权。
作者  Tony Chou
10 小时前
政治动荡不改日本央行加息立场,对冲基金大举买入日元看涨期权。
placeholder
9.10精选策略分享:美元/日元、黄金、比特币、东元(1504)技术分析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修订,劳动力市场疲软令市场进一步憧憬联准会将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推动美国三大股指创新高,金价冲高回落自历史高位3674美元重挫逾50美元。中东局势升级,WTI原油连续第二日上涨。展望后市,投资者关注周四公布的 8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若通胀大幅攀升恐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滞涨”的担忧,进而打破当前市场的微妙平衡,并对美股等风险资产构成实际冲击。
作者  Insights
12 小时前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修订,劳动力市场疲软令市场进一步憧憬联准会将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推动美国三大股指创新高,金价冲高回落自历史高位3674美元重挫逾50美元。中东局势升级,WTI原油连续第二日上涨。展望后市,投资者关注周四公布的 8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若通胀大幅攀升恐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滞涨”的担忧,进而打破当前市场的微妙平衡,并对美股等风险资产构成实际冲击。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