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財報超預期,盤後竟「暴跌5%」發生什麼事?

投資慧眼Insights-輝達財報數據再次超預期,但財報發布後,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卻重挫5%。
美股標普500指數週三在輝達公布財報前刷新收盤歷史新高,市場氣氛樂觀。然而,這家AI晶片巨頭在盤後公佈2026財年第二季成績單後,股價卻意外出現明顯下挫,引起投資人高度關注。
根據最新財報,輝達第二季營收表現強勁,達到467億美元,不僅遠超去年同期的300.4億美元,也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60.58億美元。其中,資料中心業務仍是主要動能,營收貢獻高達411億美元,佔總營收比重近九成。此外,公司也宣布批准額外6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顯示對未來現金流的信心。
儘管如此,投資人似乎對輝達提出的下一季財測感到憂慮。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中值約為540億美元,雖然略高於市場預期的534.6億美元,但成長幅度被認為相對平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展望並未包括對中國市場的H20晶片出貨,反映地緣政治因素持續為業務帶來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點出一項關鍵風險:庫存水平大幅攀升。第二季庫存金額增至149.6億美元,庫存月數季增32%、年增30%,達到3.48個月。雖然可能是為新一代Blackwell晶片提前備貨,但市場也擔憂舊有H100/200系列需求是否已出現放緩跡象。
毛利率變化亦是焦點。輝達預估第三季Non-GAAP毛利率約為73.5%,相較於去年同期的75.7%仍有一段差距。財務長Colette Kress表示,公司目標是在本財年晚些時候將毛利率恢復至74%至76%的水準。
在週三正常交易時段,輝達股價小幅下跌0.09%,收於181.60美元;財報公布後盤後交易一度重挫5%,後跌幅收窄至約3%。相關半導體類股如超微、美光、博通等也同步走低,台積電ADR及美超微電腦盤後同樣下跌,顯示市場對AI熱潮能否持續高速成長開始出現疑慮。
執行長黃仁勳強調,新一代Blackwell晶片需求強勁,單季已貢獻270億美元營收,技術優勢仍領先市場。然而,在亮眼數據背後,庫存管理、地緣政治限制與毛利率回升速度,將成為輝達能否維持高成長的關鍵挑戰。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