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歷史新高!專家警告:短線只能“做價差”,留意兩大反轉訊號

投資慧眼Insights --
台股週一(8月18日)盤中一舉突破去年7月的24416點歷史高點,創下24434.12點新巔峰,市值高達78.73兆元,展現驚人韌性。面對歷史高點,投資人該追高還是避險?
專家:新高之上只做價差,小心反轉訊號
有「股市女王」之稱的分析師李蜀芳指出,台股雖有機會在下半年挑戰25000點,但關鍵在於量能需持續放大(高於4000億甚至達5500億元),而非“一日爆量”。然而,她特別強調當下策略轉變:歷史高位區已「只能做價差、不能做投資」,務必跟緊市場熱點轉換,並嚴守止損紀律。
她更給出重要的警告:一旦出現「量能萎縮至4000億以下」且「資金轉炒低價股」的跡象,即表示主力撤離、散戶接棒,台股走勢恐面臨重要轉折(北風北),高價股恐將停滯。
特定個股展現抗壓性,成指數後盾
儘管大環境有利空幹擾,國泰投信指出,台股受惠於高科技股(約佔6成權重)的強勁支撐,尤其權值王台積電(權重近4成)對指數貢獻巨大。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分析,台積電、蘋果供應鏈在美國持續投資設廠,可望獲得「免關稅」資格,使其在關稅不確定性中具備突圍優勢,成為大盤挑戰新高的重要基礎。
總結上述的關鍵操作策略:
1.新高行情,短線為主: 現階段策略以價差交易為上,投資風險上升。
2.緊盯主力動向: “量縮(<4000億)” + “低價股補漲” = 重要風險警告。
3.鎖定強勢熱點: 行情演變快速,聚焦市場主流題材股。
4.台積電與蘋果鍊是重點: 其發展動向與關稅豁免可能性,持續牽動台股神經。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