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頻頻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微創醫療(00853.HK),如今獲得了上海國資抛出的「橄榄枝」。
近日,微創醫療官宣獲得上海國資戰略入股的消息,瞬間點燃資本市場熱情。
微創醫療今日股價繼續高開高走,截至發稿漲幅為7.5%,再次突破2023年11月底以來新高。而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微創醫療股價持續狂飙,7月23日至截至發稿時間累漲逾42%。
日資背景大股東向國資出售股份
微創醫療是以大股東轉讓股份的方式,實現國資入主的。
根據公告,微創醫療第一大股東Otsuka Medical Devices Co., Ltd.(下稱「OMD」)已與買方簽署買賣協議,計劃向買方轉讓約2.91億股微創醫療股份。
上述的買方是上實資本旗下的基金、微創醫療主要股東We’Tron Capital Limited及微創醫療管理層的投資平台。資料顯示,上實資本由上實集團全資控股,而上實集團則由上海國資委100%控股。
微創醫療暫未披露上實資本在上述投資平台中的具體持股比例,但據公司公告信息,上海國資大概率為該投資平台的主要持股方。
值得一提的是,賣方OMD是一家有日資背景的平台,其由大冢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後者是日本第二大製藥企業,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主要從事醫藥、保健營養品、消費品及化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資料顯示,在微創醫療發佈此次股權出售公告之前的2024年年底,OMD合計持有微創醫療約3.83億股,持股比例為20.74%。此次減持後,OMD對微創醫療的持股比例預計將降至約4.98%,將不再是微創醫療的大股東之一,取而代之的是以上海國資為主的投資平台。
微創醫療在公告中表示,上實資本作為上實集團旗下主動基金管理平台,通過多幣種、全階段的基金矩陣佈局,深度服務國家戰略與生物醫藥高地建設。依託其國資背景和產業資源,在符合市場規則和戰略協同的前提下,助力集團核心業務拓展及潛在戰略並購。
有望推動「微創繫」生態優化?
微創醫療股價近幾個交易日大漲,或源於市場資金看好國資戰略入股後,「微創繫」由此會迎來新生。
微創醫療堪稱資本市場分拆上市的「老玩家」,為港股市場少有的熱衷分拆各大子公司上市的企業。
為了緩解其融資壓力和資金壓力,以及提升各大子公司估值及獨立性,微創醫療近年來頻頻分拆子公司上市。
按上市時間排序,微創醫療自2019年7月起先後完成了心脈醫療(688016.SH)、心通醫療(02160.HK)、微創機器人(02252.HK)、微創腦科學(02172.HK)及微電生理(688351.SH)的分拆上市,另外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微創心率正在衝刺港交所。
這五家已實現分拆上市的企業,業務領域主要以介入醫療器械為主,業務具有一定重合度。微創醫療這種「生產上市公司」的分拆模式,引起市場的質疑,市場認為作為母公司的微創醫療正在被分拆子公司而「掏空」。
在2020年的股東大會上,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喊出了「萬億市值」的口號。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
截至最新數據,微創醫療市值已縮水至216億港元,較2021年巅峰時期蒸發超八成。即便算上五家上市子公司的500多億市值,整個「微創繫」總市值仍不足800億港元,距離當初喊出的「萬億市值」豪言,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
此外,心通醫療和微創機器人等分拆的子公司持續虧損,反倒拖累了微創醫療,造成了並表虧損。2024年,微創醫療虧損雖大幅收窄,但仍虧損了超過2億美元。
此次引入上海國資戰略入股,對「微創繫」而言或將帶來多重積極影響:
1、有助於穩定股價並降低融資成本,進而間接緩解母公司的債務壓力;
2、可推動資源整合以減少内耗,國資方能夠協助明晰各子公司的定位,從而避免内部競爭;
3、強化產業鏈協同效應與「鏈主」地位:作為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鏈主」企業,微創醫療在國資入股後,有望帶動上下遊企業集聚,同時促進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突破。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依託國資背景和產業資源,助力微創醫療業務拓展及潛在戰略並購,追求更卓越的公司治理水平。該行認為,微創醫療有望受益於治理改善、國資賦能、不良資產處置、並購整合,在上海市的地位提升,加快成為全球醫療器械龍頭之一的步伐。上海市重視醫藥產業發展,期待微創醫療在上海市和浦東新區政策支持下,能成為全球醫療器械龍頭之一。
總結
對於微創醫療而言,上海國資的入場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但能否真正盤活「微創繫」這盤大棋,仍需時間檢驗。
在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浪潮下,公司既面臨著政策紅利,也要應對集採壓力和國際化競爭。這場國資與民營醫療龍頭的聯姻,或將改寫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競爭格局,但最終的成敗,還是要靠實打實的業績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