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支持與港股市場吸引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近期多家A股公司紛紛踏上赴港上市的徵程,積極拓展全球化戰略佈局。
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300638.SZ)(下稱「廣和通」)近日也宣佈赴港上市,並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廣和通早在2017年4月就已登陸A股創業板,為中國首家上市的無線通信模組企業。
這家無線通信模組賽道龍頭,擬將港股上市募資所得款用于分配作研發用途,主要包括與AI技術及機器人技術相關的技術創新及產品開發;于未來五年分配用于在中國深圳建設制造設施;償還若幹計息銀行借款,等等。
拿下三項世界第一
廣和通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無線通信模組和AI解決方案提供商。通信模組是物聯網(IoT)、移動設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核心組件,負責數據的無線或有線傳輸。
廣和通的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智慧家庭、消費電子和智慧零售等多個領域。資料顯示,公司客戶涵蓋多個行業龍頭企業,包括國家電網、華為、大眾汽車、戴爾等。
經過多年發展,廣和通成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銷售至33個國家和地區。于2024年,公司有約60%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廣和通是全球第二大無線通信模塊提供商,全球市場份額為15.4%。
在全球無線通信模組市場中,于汽車電子、智慧家庭、消費電子這三大領域,廣和通在全球均坐上了頭把交椅。其中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份額高達75.9%,為行業中的巨無霸企業。
為擴大業務範圍,廣和通于2023年成立機器人產品線,隨後推出智能割草、機器視覺等行業級AI解決方案,以及推出端側AI解決方案。
業績突然拐頭向下
廣和通的業務與時代風口中的物聯網、AI、智能駕駛和機器人均有所關聯,其在官網中表示,公司以無線通信與人工智能為技術底座,提供軟硬件一體、賦能行業應用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加速千行百業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在全球數字化大浪潮下,作為行業的翹楚,廣和通憑借無線通信模塊在過去幾年斬獲了佳績。
根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期間,廣和通的數傳模組及智能模組銷量均保持較快增長,推動其收入由52.0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提升至69.71億元,年度利潤由3.65億元提升至6.77億元。
廣和通的成績單表現,也反映出國内乃至全球在消費電子、智慧家庭和智慧零售等領域需求增長所驅動無線通信模組的提升。
然而,進入2025年後,廣和通的業績卻突然遭遇「急刹車」,呈現出下滑態勢。
廣和通在深交所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内,公司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分别下降12.59%及37.3%。多年來,公司鮮有單季度業績出現下滑的現象。
業績的下滑,主要是由于2024年7月,廣和通因美國的管制政策,不得不出售了銳淩無線車載業務,這一舉措使得公司業務規模有所縮減。
值得一提的是,廣和通于2020年聯合創立了銳淩無線,並通過銳淩無線成功收購了當時全球汽車無線通信模塊領域的龍頭企業——Sierra Wireless,借此一舉登上了全球汽車無線通信模塊領域的巅峰。
銳淩無線曾是廣和通的「現金奶牛」,2023年淨利潤超2億元。剝離這一核心資產後,廣和通短期内難免經歷陣痛。
在美國關稅政策搖擺不定的今天,廣和通在2024年有約11.7%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這使不少投資者擔心公司受此影響較大。
不過,廣和通方面近日表示,公司產品出口美國的佔比10%左右,這個計算是按照客戶注冊地來劃分的,如果按照交貨地劃分,直接發往美國的佔比會更低。公司的通信模組也在近段時間美國公佈的關稅豁免產品清單内,目前來看,美國加關稅對公司業務不產生重大影響。
實控人靠「分紅+減持」收獲頗豐
廣和通的創始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張天瑜資歷頗深,其獲得無線電通信學士學位,是無線電通信工程師,並擔任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
今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張天瑜以73億人民幣的身價位列第3206位。
于2025年4月20日,張天瑜合共持有廣和通約36.78%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在他持有的A股股權中,有12.24%股本已被質押。
Wind數據顯示,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張天瑜多次減持廣和通A股股份,累計減持17次,涉及3100多萬股,減持金額總計超過10億元。
此外,廣和通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應淩鵬于2023年2月亦七次減持公司A股股份,合計金額超過1.1億元。
2023年4月,張天瑜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廣和通A股股份兩個月後,深圳證監局對其出具了警示函。深圳證監局在警示函中表示,「你在持股比例累計變動達到5%時未停止交易公司股票,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
不僅如此,張天瑜在廣和通衝刺港股前拿到了公司不少分紅。
根據公司招股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廣和通分别宣派股息6310萬元、2.9億元及2.67億元。作為當時持股三四成的控股股東,張天瑜是廣和通過去三年分紅中最大的受益者。
總結
在物聯網與AI的浪潮下,廣和通的技術積累與全球化佈局仍是其核心優勢。然而,業績波動、政策風險與股東動作,也為這場「A+H」之旅增添了不確定性。未來,能否通過技術創新化解短期陣痛,將是資本市場對其持續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