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新股市場明顯轉冷,從此前「漲幅強勁」轉為「頻頻破發」,「打新必賺」的神話已然破滅。
11月17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中偉新材(02579.HK)未能幸免。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32.14港元,較發行價34港元下跌5.47%。
公司本次共發售1.04億股,募集資金淨額約34.33億港元。從認購情況來看,市場反應並不熱烈,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僅獲約27.9倍認購,國際發售僅獲4.08倍認購。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的88只新股中,超額認購超百倍的企業有46家,佔比超過五成,中偉新材的認購熱度明顯偏低。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10個月,港股新股市場情緒高漲,首日平均回報率達38.3%。在80只新股中,僅17只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僅為21.25%。
然而進入11月,隨著前期大量新股集中上市消耗市場資金,加上部分新股定價偏高,破發陰雲籠罩市場,投資者情緒轉向謹慎。算上中偉新材,11月以來已有4只新股首日破發,破發率猛增至50%。其中,明星企業文遠知行(00800.HK)和小馬智行(02026.HK)雙雙首日破發,均勝電子(00699.HK)首日亦跌破發行價,這三只個股上市以來股價均大幅下挫。

這一變化也反映出港股新股市場正逐漸回歸理性,走向成熟。投資者需摒棄「無腦打新」思維,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和價值投資,加強風險管理。
就中偉新材而言,公司正面臨行業景氣度下滑與自身基本面隱憂的雙重挑戰。
國内新能源電池材料行業已進入週期性下行階段,從「高增長賽道」轉變為「業績承壓行業」,估值邏輯生變。
業績方面,儘管中偉新材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人民幣213.23億元,保持增長態勢,但自2024年以來淨利潤持續下滑。根據公司A股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更是呈現「增收不增利」局面,營收同比增長18.84%,淨利潤卻下降17.33%。
對於中偉新材基本面解讀及業務線分析,可查閱財華社過往報道《【IPO前哨】A股市值超412億!赴港的中偉股份成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