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2025年10月2日訊,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 BI)今日發佈《彭博行業研究2025年亞洲私人財富管理調查》。
最新調查顯示,私人財富管理業界對亞洲市場的增長前景普遍感到樂觀。大部分(85%)受訪者預期,未來五年亞洲私人銀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AUM)及淨新增資金將錄得至少6%的年均增長,更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增長可達雙位數。
《彭博行業研究2025年亞洲私人財富管理調查》訪問了100位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的資深私人財富管理從業員,發現區内財富水平不斷提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令高淨值人士的資產分散需求增加,以及中國内地投資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均為行業增長的關鍵推動力。
據彭博行業研究估算,香港或將於2025年内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財管中心,年底所管理的跨境財富規模可達2.9萬億美元。根據受訪者回復的調整後中位數預測,未來五年香港與新加坡所管理的跨境財富規模,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12%,優於10%的全球整體增長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在跨境資本市場有望進一步開放,以及投資者尋求資產更分散的推動下,中國内地市場對亞洲私人財富管理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受訪者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内地客戶將佔新客戶總數的30%,高於目前的26%。
與此同時,受訪者亦預期目前基數較低的中東市場,將成為愈趨重要的新客戶來源。區内高淨值人士或會尋求將資產轉移至亞洲市場,以減低對傳統歐美財富中心的依賴,並把握亞洲高增長行業的投資機遇。
半數受訪者表示,其客戶的風險偏向在過去12個月有所提高或大幅提高。調查顯示,在各類資產中,私人財富客戶預期將主要增持股票、私募股權、數碼資產及對衝基金,反映出客戶對風險較高的投資有強烈偏好。
調查發現科技應用是財富管理公司吸納新增資金的最重要推動力,其次為新產品及資產價格。72%的受訪者將科技應用列為未來五年淨新增資金的三大推動因素之一。與此同時,科技應用亦被視為未來五年最主要的成本推動因素,因為業界普遍存在龐大需求,須投資更多資源於科技以打造順暢高效的一體化繫統。
關於人工智能(AI)的應用,57%的受訪者認為AI在改善客戶數據及為投資顧問提供專業意見方面創造最大影響力。儘管AI有助於提升收入及成本效益,僅有3%的受訪者預期公司會因此裁員。
彭博行業研究高級分析師兼本調查首席作者黃穎珊(Sharnie Wong)表示:「我們的調查反映行業領袖對未來五年的前景十分樂觀,預期資金將持續流入,風險偏好亦會逐步回升。受惠於具有針對性的政策,香港將可發揮作為跨境樞紐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内地客戶及國際資本交易渠道。與此同時,新加坡憑借其與東南亞市場的緊密聯繫,將繼續保持其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