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千億巨頭立訊精密(002475.SZ)罕見漲停開盤,最高封板資金逾40億元,直至收盤公司仍漲10%,市值超過4400億元,堪稱「大象起舞」。
此外,其他消費電子概念亦不甘示弱,長盈精密(300115.SZ)漲20%,鵬鼎控股(002938.SZ)漲10%,藍思科技(300433.SZ)、歌爾股份(002241.SZ)、工業富聯(601138.SH)、領益智造(002600.SZ)均錄得大漲。
港股的果鏈亦集體飙漲,高偉電子(01415.HK)漲11.3%、丘鈦科技(01478.HK)漲超10%,瑞聲科技(02018.HK)漲9.85%。
消費電子板塊集體飄紅,源於多重利好的共振——
消息面上,據The Infromation消息,近日,OpenAI已與蘋果公司的設備組裝商立訊精密簽署協議,共同打造一款消費級設備。
目前該款設備仍處於原型開發階段,預計能與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深度協作。據悉,該設備外形類似無屏智能音箱,便於攜帶,具備環境感知功能,目標是成為用戶的「全時AI伴侶」。
此外,OpenAI預計還考慮開發眼鏡、數字錄音筆和可穿戴胸針等產品。業内人士指出,OpenAI擬開發的首批AI硬件設備均圍繞「情境感知」與「無屏交互」設計,旨在打造智能手機之外的全新AI入口。
在這背後也反映出OpenAI的野心,作為全球AI龍頭,公司正尋求下一增長曲線和生態繫統的控製權。
事實上,今年以來OpenAI在AI硬件端動作頻頻。此前該公司已從蘋果招攬超過20名消費硬件領域員工。在5月份,OpenAI還宣佈以近65億美元收購了前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維聯合創辦的人工智能設備初創公司io Products。
除了挖蘋果的牆角之外,本次OpenAI聯手立訊精密,也是明智之舉。立訊精密也是蘋果在中國最重要的供應鏈廠商之一,長期負責iPhone、AirPods等高精度高良率產品的組裝生產,且具備成熟的上下遊供應鏈。
消息一出,資本市場瞬間狂歡。有分析指出,OpenAI大力推進消費級硬件戰略,或將復用蘋果供應鏈,國内消費電子產業鏈無疑是直接受益的。
為此,資本市場也催生了「O 鏈」這一新概念。據悉,「O 鏈」是資本市場對OpenAI硬件生態供應鏈的簡稱,取OpenAI首字母「O」+「產業鏈」。
西部證券最新研報稱,從立訊精密與OpenAI的合作來看,果鏈企業不僅有望開啓AI端側創新的先機,也有望在未來AI硬件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核心位置。
華泰證券亦認為,硬件是OpenAI「核心AI訂閱+開源端側生態」佈局中的重要一環,而目前大部分硬件的量產仍需依賴中國供應商全球佈局的生產資源。看好未來2年中國硬件生產商在AI基礎設施、AI端側新品帶動下景氣度向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果鏈」也傳出積極信號,消息稱鑒於iPhone 17標準版預售強勁,蘋果已要求供應商將日產量提高30%至40%。
銀河證券預計iPhone 17繫列銷售將好於此前預期。2025年—2027年被認為是蘋果進入新一輪三年創新週期,2025年起步溫和,有關於端側AI、折疊屏等方面的重大創新更可能在2026—2027年落地。
另據悉,小米17繫列9月25日晚間發佈。小米17是小米史上最強標準版旗艦,小米17Pro是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艦。小米17ProMax是小米史上最強科技影像旗艦,搭載全新小米澎湃OS3。
此前,小米集團手機部總裁盧偉冰發微博稱,「全新小米17繫列將是小米手機數字繫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躍遷,也比上代又提前了一個月發佈」。雷軍轉發該微博並表示:「小米17繫列,產品力跨代升級,全面對標iPhone,正面迎戰!」
在「O鏈」疊加果鏈,以及小米為代表的安卓陣營的發力之下,消費電子迎來旺季,板塊人氣高漲,概念股集體大漲。
民生證券認為,OpenAI復用蘋果產業鏈,疊加iPhone17繫列銷量或將有超預期表現,以及蘋果將在2026-2027年開啓新一輪產品創新週期,推出折疊機、AI眼鏡等新品,有望為消費電子供應鏈注入新動能,帶動相關企業步入增量上行通道。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前科技板牛市背景下,消費電子產業鏈公司估值較低,待蘋果、小米等新一代產品的催化下,相關公司估值有望持續擡升。此外,第三方數據顯示,AI/AR眼鏡、智能耳機/腕表、智能影像設備等仍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滲透率提升和產品創新仍有較大空間,這些亦有望給消費電子行業帶來新的機遇。